跳到主要內容

2019世界新聞攝影獎入選作品

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在2月20日公告「2019世界新聞攝影大賽」(2019 Photo Contest)各獎項提名,其中備受矚目的作品與攝影者,分別是入圍年度最佳單張照片的6位攝影師,與本年度的新獎項──年度最佳圖像系列報導的3位入圍者。
自1955年以來,世界新聞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和議題皆受到廣泛關注,這些精彩影像為前一年的新聞攝影做出了卓越的視覺貢獻。為了選出第62屆(2019年)世界新聞攝影大賽的獲獎者,評審們在2019年1月12日起3個星期內,評選了來自世界各地4,738名攝影師的78,801張參賽照片。
最終得獎名單將於2019年4月11日,在阿姆斯特丹所舉行的「2019年世界新聞攝影大賽」頒獎典禮上公佈。
年度最佳單張照片入圍作品
Fill 1

2018年2月25日敘利亞al-Shifunieh疑似遭不明氣體攻擊,民眾正接受治療。(攝影/Mohammed Badra/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Fill 1

一位中非查德孤兒走過畫著火箭推進式榴彈砲的牆面。(攝影/Marco Gualazzini/Contrasto)

Fill 1

這是Yorladis第6次懷孕。曾是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一員的她,前5次懷孕都因為戰爭被迫中止。她表示,第5次懷孕時,她曾以寬鬆穿著隱瞞她的指揮官達6個月之久。(攝影/Catalina Martin-Chico/Panos)

Fill 1

國際社會針對記者Jamal Khashoggi失蹤一事日益強烈,當沙烏地阿拉伯的調查人員進入土耳其沙國領事館時,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企圖阻擋媒體的採訪。(攝影/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Fill 1

「Akashinga」是個全由女性組成的反盜獵單位,成員之一的Petronella Chigumbura正在Phundundu野生動物園進行隱蔽訓練。(攝影/Brent Stirton/Getty Images)

年度最佳圖像系列報導入圍作品
查德湖危機(The Lake Chad Crisis)

在政治衝突和環境因素等多重影響下,查德流域正陷入人道主義危機。查德湖曾經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4,000萬人口的生命線,目前正在大規模的荒漠化。由於缺乏有效地計劃灌溉、長期乾旱、森林砍伐和資源管理不善,湖泊的面積在過去60年中縮小了9成。 傳統的謀生方式,例如漁業,已經無以為繼,缺水更導致農民和牧民之間發生衝突。 因為苦難和普遍的飢荒,活躍在該地區的聖戰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成為既得利益者,該組織利用當地村莊作為招募場地,長期衝突造成250萬人背井離鄉,加劇了糧食不足的狀況。

查德湖危機。(攝影/Marco Gualazzini/Contrasto)
移民大蓬車隊(The Migrant Caravan)
在2018年10~11月間,數千名中美洲難民加入了前往美國邊境的大蓬車隊。車隊透過草根社群媒體活動而組成,於2018年10月12日離開宏都拉斯的汕埠市(San Pedro Sula),吸引了來自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的人們。他們有的是因為面臨政治壓迫和暴力,有的則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逃離嚴酷經濟條件。在移民路線上,乘坐大篷車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是無法支付人口販子高額費用的人的為替代方案。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移民大篷車每年都會在不同時間前往美國邊境,但近期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多達7,000人,其中包括至少2,300名兒童。沿途條件相當艱苦,人們每天步行大約30公里,路途上氣溫通常高於攝氏30度。為了避免高溫,每天凌晨4點左右,大篷車便會啟動。與其他移民一樣,這輛移民大蓬車也引起了美國總統川普的譴責,並重申他對強硬移民政策和修建邊界牆的呼籲。
移民大蓬車隊。(攝影/Pieter Ten Hoopen/Agence Vu/Civilian Act)
葉門危機(Yemen Crisis)
聯合國表示,葉門在持續將近4年的衝突之後,至少有840萬人面臨飢荒的危機,2,200萬人(75%的人口)需要人道主義援助。
2014年, 穆斯林反叛分子胡塞武裝組織(Houthi Shia)佔領了該國北部地區,迫使總統哈迪(Abdrabbuh Mansour Hadi)流亡。沙烏地阿拉伯與其他8個遜尼派阿拉伯國家聯盟開始空襲胡塞武裝組織後,衝突蔓延並升級。2018年時,這場戰爭被聯合國稱為「 世界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 」。
沙烏地阿拉伯指控,同在中東地區、人口以什葉派為大宗的伊朗,用武器和物資支持胡塞武裝組織,但伊朗隨即否認。由沙國領導的聯盟對葉門實施封鎖,限制進口食品、藥品和燃料,資源短缺加劇當地人道主義危機。
在許多情況下,近乎飢荒的狀況並非肇因於當地糧食短缺,而是由於人們買不起食物。沙國限制進口與燃料短缺使得運輸成本不斷飆升、貨幣持續貶值。以及其他人為因素造成的供給中斷,讓食物價格飆升至多數葉門人無力負擔的程度。
葉門危機。(攝影/Lorenzo Tugnoli/Contrasto/The Washington Post)
其他競賽項目入圍作品請點此連結。

好報新聞來源: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陳朗熹/「200萬+1」的8張容顏

6月9日百萬人反送中遊行、6月12日佔領金鐘集會過後,香港政府將抗議集會定性為暴亂,特首林鄭月娥6月15日召開記者會,態度言論引起社會極大不滿,導致隔日的遊行人數再創200萬人歷史新高。遊行後眾人在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外聚集,7點左右,幾條要道站滿人群,連儂牆、天橋、添馬公園都是人海。人們高舉雙手鼓掌、互相打氣,高喊「撤回(條例)」、「(林鄭)下台」等口號。 6月16日的香港,是一個全新的香港。雨傘運動後社會的疲乏、沉鬱、壓抑,似乎消散人們不懈的吶喊聲中。香港的社會運動再次打開了一種全新的想像方式,沒有大台、依舊有同路人。街頭的默契、平和的佔領,香港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政府,過去的兩年社會並不平靜,香港的未來要由人民自己掌控。 除了200萬人的畫面,6月16日的遊行細節亦十分打動人心。人們正用各自的方式,帶著新的想像、疲憊的真心、不滅的希望,參與個體與威權的抗爭。每一個人都是香港的英雄,每一個人的身影都值得被記住。 我們與走上街頭的香港人聊了聊。他們是誰?為什麼走出來?想對政府說什麼?歷史會記住這一天,黑衣與白花,匯聚成香港今夜最明亮的星海。 1. 張小姐/28歲 Fill 1 #我想說:不撤回,不撤退。 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們,大多數人之前都沒有見過面。我從家裡帶來了1、2千張白紙,都不是特地去拿的。原本打算摺完後派發,來了才決定現場教學。昨晚(6月15日)有人犧牲自己,我們想要連結大家。 2. 莫小姐、鍾先生、曹先生/30歲左右 Fill 1 #我想說:登記選民,改變命運。 我可以不走出來,在家打遊戲機。但如果不夠票,不走出來只會「挨打」,這不是一個長遠的方法。 剛剛在宣傳的時候,一位4、50歲的阿姨說以前自己不關心香港政局,最近看到很多事,要靠自己投票,終於意識到要改變建制派操控選舉,一定要做一些事。 有一群20歲左右的台灣年輕人專門過來支持我們,特地飛過來,好感動,知道我們香港人經歷的事,是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的。 我是這兩日開始自發做宣傳登記選民的事情,叫身邊朋友出來幫手。雨傘運動以及之後很多事都有關注,這幾天的事不能再坐視不理。星期三(6月12日)集會沒有出來,今天再不出來,沒有下一次了。 3. 王小姐/54歲

滕西華/公器還是公審?「報導殺人」無法承受之重

「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大芝 社會討論度極高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無差別殺人犯的妹妹,對著緊盯家屬不放的媒體喊出了這個問句,如同刺進大家心底,令人震憾。更值得思考的是,這當中的「你們」,指的其實不僅是「媒體」,更是「我們」和「我們的社會」。 這句台詞,在我腦中勾連起無數曾因「報導效應」,讓悲劇事件加乘上演的案例, 2008年發生在日本的「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是最典型、亦最慘痛的一件。 傳播外溢效應的殺傷力 當年,秋葉原殺人事件發生在人潮洶湧的正中午,造成7死10傷,震驚日本。新聞媒體與社會在事發後,對事件加害人及其家人,鋪天蓋地、形同獵巫的瘋狂追蹤報導,恐嚇電話不斷,甚至出現加害人母親是「虎媽」才會養出無差別殺人犯的推論與質疑,最終使得加害人母親承受不了壓力崩潰住院。之後父母離婚、父親與弟弟辭職隱居、不斷搬家、家人朋友一一離去。 悲劇的頂點發生在事件的6年後(2014年),加害人已經伏法,然而,他的弟弟從此再沒有自己的名字,只剩「殺人犯的弟弟」這個社會標記的身分,即使努力想要重新生活,仍然無法擺脫烙印與社會的異樣眼光。他最終選擇自殺,在28歲這年,讓自己成了秋葉原事件的第8名死者。加害人家人們承載不了媒體與社會的公審,成了另一個在這事件中,被毀掉的家庭之一。 「加害人的家人,是不能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幸福!」是弟弟最後留下的遺言,受到媒體大量引用。他用生命來抗議社會用另一種方式,無形的「行使私刑正義」。 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報導社會重大案件本身有錯嗎?以我擔任多年電視台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委員的經驗,必須持平說,媒體本身也有許多掙扎與反省。如媒體已開始改善,在報導刑案時,提醒記者不應任意稱嫌疑人為「精神病人」;或使用網路來源影像時,要盡量查證。但這樣的反省或謹慎,經常都比不過一則誇大、或是聳動報導傳播效應所帶來的「加冕」。閱聽眾一邊罵媒體獵殺噬血,卻一邊收看,不斷增加點閱率和收視率;網路社群興起後,推波助瀾、無遠弗屆,傳播的外溢效應更不斷加乘、停不下來! 傳播的外溢效應如同社會公審的氛圍,無法承受的,不僅只有加害人的家庭,其後勁殺傷力,讓受害者更加的悲慟,甚至可能製造更多受害者與被摧毀的家庭。以秋葉原事件為例,案發後,日本出現大量「模仿事件」的犯罪預告,事件發生後的2

多休假、多保障──五一勞工大遊行

「啊~領無薪水啦;啊~頭路沒去啦~」 ,由全台灣各工會團體共同發起的「五一行動聯盟」,今年(2019)五一勞動節以「多休假、多保障」為主題,逾6,000勞工無畏風雨走上街頭,針對休假、非典型勞動、低薪、責任制等社會關注的勞動議題提出9大訴求 增訂國定假日 產假90天 推動「長期照顧安排假」入法 勞保年金維持現制,建立基礎年金,4人以下強制納保 勞動基準一體適用,廢除責任制 反對非典型僱用,派遣直接轉正職 反對罷工預告期,廢除集會遊行法 保障工會參與,設置勞工董事,利潤公平分配 反對《教師法》修惡 。 遊行隊伍在總統府前凱道集結,繞行勞動部、立法院後返回凱道,以改編歌曲、行動劇等表達勞工心聲,最後將用養樂多空瓶完成集體排字行動,並以水火箭向總統府發射訴求後結束。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勞團在凱道前演出「媽祖叫恁不通擱眠夢」的行動劇,諷刺目前各政黨可能有意參選的總統參選人,不顧勞工權益。(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好報新聞來源: 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