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台灣而言,非洲豬瘟仍屬境外威脅,本土的高風險傳染途徑主要為廚餘餵食。金門縣建設處副處長文水成表示,自1月10日起,金門全面禁止廚餘餵食,並且採取優於台灣本島的飼料補貼措施,等於完善了內部防疫的工作。
金門農會本月初召集業者協商,決議自本月10日起,金門地區豬隻全面禁用廚餘餵食,改以飼料餵食,至於飼料成本由政府補貼,每頭豬隻補貼2,500元飼料費至豬隻賣出止。金門農會理事長蔡水游說明,原本按中央的規定補助款是每隻2,000元,由於金門屬離島地區,故給予加500元補助。
廚餘是傳播非洲豬瘟最常見的途徑,金門全面禁用廚餘餵食後,防疫把關強化,但廚餘量增加下,廚餘場擴建和改善工程卻未工,反而衍生廚餘管理與汙染問題。
日增3噸廚餘,堆肥場改善工程卻未完工
金門本島的廚餘處置,集中在大洋廚餘堆肥場。據現場工作人員表示,自1月10日金門全縣禁止以廚餘餵豬之後,每日進場的廚餘量確實增加;過去原有民間業者為了養豬而收廚餘,現也全數運進大洋場來處理。
金門縣政府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科長黃杏玲指出,大金門(金門本島)、小金門(烈嶼)的廚餘分開處理,小金門由於廚餘量小、又沒有專門的處理場,故全部送到東崗掩埋場掩埋。至於大金門的廚餘,在非洲豬瘟警訊之前,進入大洋場的廚餘量為每日平均16、17噸左右;1月10日之後,每日大約18、19噸,大概增加了2~3噸的量。她說,金門有1萬餘頭豬隻,但用廚餘餵養的豬大約只有1千多頭,約占1成,在禁令之後大洋場還能夠應付增加的量。
《報導者》記者實際走訪大洋廚餘堆肥場發現,每天上午一早,由各鄉鎮清潔隊的廚餘回收車開進處理場後,現場人員就一桶桶地倒入兩台鏟裝機(俗稱山貓車)車斗內,但僅僅用人工將塑膠類、廢棄物分離,其餘的廚餘就由山貓車逕倒到堆置場,未經其他後續處置,現場臭味四溢。
據記者現場觀察,大洋場不僅是金門廚餘集中處理場,還是建築事業廢棄物的集中倒置場及海漂垃圾集中堆置場,由於場區地屬偏遠,成為滿山遍野各式廢棄物的集中堆置區,場區污水處理廠十分老舊。接近廚餘處理場便可聞到濃濃廚餘的醱酵味,除了廚餘車來來往往,還可見中國海漂到金門沿岸的保麗龍浮球垃圾、廢棄渔船;建築廢棄物堆置場則不時有建築工地的卡車,載運傾倒建築廢棄物,作業過程中揚起漫天塵土。
不願具名的環保生技業者Jack指出,這樣的處理方法不僅無法除臭,還會有嚴重汙水滲流的問題,雖然大洋場有汙水處理場設備,可是如果沒有經過脫水程序,將廚餘「黑水」(汙水)集中導流到處理場處理,直接覆土處理將會造成地下水和溢流海洋的二次汙染問題。
金門縣環保局官員表示,金門本地沒有垃圾焚化設施,都是運到台灣由他縣市代為焚化,為減低垃圾含水量,2012年起,金門地區就實施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及廚餘回收的工作,為減低運台垃圾含水量,嚴格執行垃圾夾帶廚餘拒收政策,還曾引起地區民怨;也為了配合「低碳永續發展」政策,在金沙鎮大洋里開闢廚餘回收堆肥場。
根據金門縣環保局統計,大洋廚餘堆肥場一年可處理約計1,300噸廚餘,製成堆肥成品計250噸,另外還有350噸養豬廚餘。但為了改善汙水、臭味逸散及醱酵區不足等問題,2015年金門縣環保局提送修正「金門縣既有廚餘堆肥場改善及擴建工程計畫」報環保署審核,爭取近6,000萬元的預算,欲擴建完善廚餘堆肥場的設施,以自動翻桶及濾水機濾除大量水分,再經高溫醱酵處理,將含水率控制在45%以下。
然而,Jack對金門縣目前的廚餘處理方式提出質疑。他到大洋堆肥場實際訪視過廚餘的處理方式,顯見堆肥場擴建還在紙上作業階段——實際上,廚餘從各鄉鎮運到大洋肥場之後,直接就用山貓車接走,一斗一斗地直接堆置,再用土覆蓋,未如官方所稱還經脫水、混渣等程序。
記者向黃杏玲查證,她坦言大洋工程執行過程並不順利,一度因得標廠商執行能力問題,解約後重新招標,以致至今無法正式依規範運轉。
黃杏玲說明,大洋廚餘回收處理場現在的工程進度卡在廠房建設的部分,一方面因鋼構建材還沒到金門,又卡在年關期間無法施工,縱使每週和廠商召開會議檢討進度,現實狀況造成擴建工程沒有辦法依需求進展下去,雖然有許多設備已經到金門了,可是沒有廠房就無法安裝甚至運轉,整個進度都得等到年假後開工才能展開;這段過渡期間,廚餘處理流程就只能採取傳統方法處理。
未完善脫水、混渣,恐致海洋和地下水雙重汙染
含水廚餘若未完善處理,汙水恐滲流地下和溢流海面,形成汙染。身兼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監事的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楊磊指出,就算是一般廢棄物的掩埋,都必須要符合《廢棄物清理法》、《水污染防治法》或《空氣污染防治法》等法規規範,並定期製作環境監測紀錄,作為長期追蹤掩埋作業對環境影響的參考基準。此外,掩埋場也須鋪設防水層、滲出水收集系統、汙水處理系統等,以達成「貯存、處理、阻斷」等三項基本功能。
楊磊強調,廚餘也屬於一般廢棄物,若堆肥場僅用覆土的方式處理含水廚餘,沒有經過脫水、混渣流程,未處理妥當的話就可能導致兩種汙染:一來即廚餘汙水混雜地面既有塑料或其餘垃圾等,直接流入海中,不僅加劇原有的塑料廢棄物汙染,汙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也會造成海水汙染,影響周遭生態系統;二來若掩埋方式不當,加上當地地質屬於鬆散的砂土層,廚餘汙水就可能滲流到地下水層內,造成難以抹滅的汙染。
黃杏玲則表示,對於軍方、學校和大型餐廳產生的廚餘,縣府早有規定要作油水分離設備,一般家戶則採取宣導和管理措施,要求民眾要將廚餘瀝乾降低水分再倒棄,從實際清況看金門地區的廚餘含水量並不高,再進到處理場用土拌合、覆蓋將廚餘水分留滯在表土層,「金門一年下雨的量不大,日曬時間又長,廚餘汙水滲、溢流的機率很低。」
Fill 1
金門廚餘處理情形。(攝影/彭薇)
雖然縣府環保局認為汙水滲、溢流風險低,Jack卻認為,以零汙染的觀念而言,縣府還是得盡快完成處理廠建置,而不能憑感覺做事,畢竟環境管控不能用「賭」的方式處理。
要避免污染,楊磊建議身為督導單位的金門縣環保局,應該要求大洋場確實按照《廢棄物清理法》,針對廚餘按脫水、過濾、破碎、混合木屑及高溫發酵等步驟進行堆肥製作,而不是任由廠商隨意將含水廚餘堆置掩埋。
垃圾處理一直是金門最棘手的難題,除了無法在地處理,長年還有對岸每年數百萬噸的海漂垃圾,垃圾也成兩岸「政治協商」重點議題。
金門縣縣長楊鎮浯甫上任近月,於日前赴中國福建拜會,1月29日和福建省省委副書記于國偉會面,談論有關「新四通
2019年1月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會上指示,推動與金門、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
」議題。會中楊鎮浯也提及海漂垃圾等長期困擾金門的議題,于國偉將與金門共同探討可行的管理措施和處理方法。
非洲豬瘟壓境,金門自衛防疫要打持久戰
至於,廚餘回收場汙水是否會成為非洲豬瘟的防疫漏洞?台灣大學獸醫學系榮譽教授賴秀穗認為,「汙水滲、溢流是其他的環保問題,與非洲豬瘟傳染不太能劃上等號。」他解釋,非洲豬瘟是屬於接觸傳染,只要金門維持嚴格邊境管理,在境外移入病毒被禁絕及防疫確實的情況下,食用金門地區豬肉殘剩的廚餘帶病毒的可能性,可說是幾乎沒有。
「因為非洲豬瘟是接觸傳染的病毒,金門離中國近,但畢竟分屬兩個主權地區,來往還是有通關口閘,只要在通關口閘嚴格進行檢疫,禁絕中國豬肉及豬肉製品入關,基本上就能夠杜絕中國病毒入金門的風險,」賴秀穗認為,關口嚴防絕不能鬆懈。
賴秀穗強調,金門目前的防疫狀態並沒有太大問題,可是中國對於非洲豬瘟疫情的控制,估計得到2020年下半年後才曉得是否有成效,所以金門的防疫準備和備戰心態不能在這一波熱度之後就鬆懈下來,一定要用現在相同的力度持續到明年以後。
賴秀穗呼籲,金門必須要有自衛防疫系統的概念。雖然從客觀的環境推估,關口嚴防加上市場上不會有中國豬走私入金的可能,可是金門人來往於兩岸的機率頻繁,所以他建議金門的養豬戶,人員如果到過中國,回到金門就不要直接到豬圈工作,要先回家清洗換掉衣服之後再進豬場;另外金門小三通自由行陸客多,須加強養豬場所管理,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場。最後就是確實而嚴格地執行禁餵廚餘的措施,並且作好廚餘處理工作。
除了金門,日前馬祖也出現「海漂死豬」被檢出非洲豬瘟陽性個案。金、馬是我國防疫前線,一旦失守,台灣防線也可能被衝破。所幸,兩地養豬場都未發現有大量死豬,擴大採檢豬隻也均呈陰性。
但身處「戰地前線」的在地業者,對中央於金、馬疫情只放火而不協助滅火,十分不滿。2015年5月,農委會在金門的牛隻之中驗出一例疑似A型口蹄疫牛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公布案例,立即通令撲殺近200頭牛隻,並禁止金門的牛隻和相關製品輸台;但最終該例確認非口蹄疫病例,農委會卻未如公布「疑似病例」時的規格宣布及協助在地畜牧業,金門牛的禁運令遲至2018年才解禁,對金門畜牧業的傷害迄今未除,在地業者對政府也出現信任危機。
此次非洲豬瘟案例,又出現類似情況,金門農會理事長、本身也是養豬業者的蔡水游極為氣憤地表示,「明明是中國漂來的病死豬,搞得像是金門在地豬隻也犯病一樣,這根本是政治操作。」
蔡水游指出,金門地區的豬隻數量不足以應付在地消費 ,豬肉至少三分之一是從台灣進口,至於從金門到台灣去的豬,都是淘汰的種豬送到台灣去肉品業者製作貢丸,而一年也只有一、兩次而已,「農委會(半個月)禁運令未必有阻斷疫情的實質作用,反讓金門無端蒙上疫區的想像,讓金門養豬業者間接受到二度傷害。」
賴秀穗說,金門發生海漂死豬時,他曾向中央建議,莫因一隻海漂死豬而禁運金門的豬製品,因為金門的畜養環境封閉而單純,實無必要如此大動作造成恐慌和誤會,但農委會以「防疫從嚴不可錯放」的原則做決策,他也不便過度堅持。
對於外界有人憂心,是否會有中國走私豬肉挾帶病毒入境?文水成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因為豬肉走私的前提,是從中國走私的豬肉比本土豬肉便宜,商人有利可圖下才可能有這種事情發生,但是中國豬肉價格一公斤達120人民幣,較金門的豬肉價格貴了上倍,從市場機制來看,「誰會冒犯法風險去做賠錢生意?」他胸有成竹地表示,非洲豬瘟自境外移入金門的機率「近乎為零」。
文水成分析,金門內部的畜產事業由於位處離島,管理幅員也小,防疫工作落實程度本就很高,但只因距離中國近,只要中國有相關疫情傳聞,金門就會被「掃到颱風尾」,實際上境內並沒有任何疫情風險,卻總是被擴大檢視而被汙名成「疫情風險區」;有了上次的經驗,此次金門一定得要緊盯著解禁時程,並採取較高調的作為來洗刷「疫區」污名。
金門縣政府官員表示,非洲豬瘟防疫工作環節,除了配合中央嚴格的關口檢疫,也已確實執行禁餵廚餘政策,並擴大宣導禁餵法令的罰則,進行緊密的稽察工作,雖然目前尚未發現違規的情事,但會以「長期抗戰」的態度持續落實,讓緊臨中國的金門達到「陸客來,豬瘟不進來」的目標。
好報新聞來源: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