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對於6月12號鎮暴警察向示威者頭部開槍的場面嚇呆了,5年前(雨傘運動)還不過是用胡椒噴霧及催淚彈,短短5年之間,已經升級為用警棍毆打、近距離發射橡膠子彈、豆袋彈,甚至攻擊記者等極權政府行為。恐怕今次反送中運動會有平民犧牲性命。即使在獨裁國家,群眾抗爭威脅到政權生存,獨裁者才會重手鎮壓,而外界至今仍無法理解為何特區政府不惜政治代價,甚至人命安危,誓要通過《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的修訂。這一切必須從現任香港行政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台後,中共對香港管治模式的改變這脈絡去理解。
北京主催
2012年中共決定撤換特區領導人,不少人誤以為北京為了糾正前一任梁振英的極左政策,改走相對溫和政治路線,才欽點較為港人接受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接任,這個人事彷彿是2003年曾蔭權接替提早離任的董建華的翻版。林鄭月娥也聲稱自己會專注民生,減低社會政治爭拗、彌補撕裂等等,結果她上場後卻出現更極端的政策。
首先是取消當選議員資格擴大化,由2人增至6人,更在各級選舉(如立法會、鄉郊代表選舉)中引入政治思想審查制度。另一方面借反港獨的名義,收緊自由空間,以殖民地時代的惡法對付被指控為港獨組織的「香港民族黨」,驅逐香港外國記者會(FCC)第一副主席及《金融時報》亞洲新聞編輯馬凱(Victor Mallet),並訂立《國歌法》,將侮辱中共國歌變為刑事罪行。在政治融合以外,林鄭月娥亦大力推動過千億的東大嶼人工島計畫,配合中國大陸融入大灣區規劃。
上述種種政策最令香港人不滿,全屬閉門黑箱作業,欠缺在香港特區政府及社會精英、各諮詢機制及專業團體的蘊釀過程。有人從林鄭月娥個人強悍性格去解釋閉門造車式管治作風,但事實上,由《送中條例》修法可見,這種脫離本土政治精英階層,由上而下的施政方式,非關特首個人性格,而是北京直接管治香港的新模式。
過去兩年香港特區的管治綱領及具體施政,均是由共黨制訂然後交予林鄭月娥執行,所以才出現黑箱作業閉門造車情況。如果決策是源於香港內部,百年來政策皆有一套諮詢式政治吸納方法,如經過法律改革委員會討論、諮詢香港大律師公會等既有程序。《送中條例》修法之惡劣,是假借港人陳同佳涉台北謀殺案,以引渡時間緊迫為借口,繞過所有既定諮詢機制,突然推出,意圖在3個月內通過。香港本地利益相關者均反對修例,包括商界丶政界、新聞界、公民團體以致國際社會,這法例唯一得益者只有中共。
由於政策是由上而下,反對及溫和意見均被拒諸門外,而林鄭月娥在北京支持下,公然蔑視一切批評及修改建議,在立法會中指責修改建議全屬廢話。這並非單一個別事件,耗費巨大公共財政資源的東大嶼人工島計畫,其實是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的智庫「團結香港基金」組織提出,政府主事官員發展局長在政策公布後,對財務狀況丶規劃大綱竟然一無所知。
黑手處處
由此可見,特區影響深遠的施政,已非源於香港內部決策系統,這與英治殖民地間接管治模式,有明顯分別。九七前的英治政府,總督雖然由英內閣委派,但其施政卻有真正高度自治,由本地殖民地政府公務員去制定,經總督會同行政局批准執行,香港在自治下才有空間發展出一套諮詢式參與程序,吸納本土精英意見,為殖民地外來政權施政,提供合法性基礎。由於香港民眾看不到英國政府的「黑手」,政治干預消失公眾視野,於是形成自1972年麥理浩時代(港英時期任期最長的港督)開始,廿多年政治穩定黃金時代。九七主權移交頭十年,在一國兩制下,中共仍然尊重香港的自治權,第一次北京強加於香港,由上而下的施政是2003年提出按《基本法》第23條為國家安全立法,結果觸發50萬市民上街抗議,香港商界代表田北俊領導的自由黨叛變,法案撒回,2005年董建華稱病提早下台。
自2005年至今已經十多年,北京檢討了《基本法》第23條立法失敗原因,全力強化黨國機器在香港的滲透,加強收購本地傳媒、介入各級選舉、培訓「自己人」政客、拆散本地商界政治力量,牢牢地控制香港政治建制,以協助特區政府施政為名,由中央駐港的黨機器中聯辦掌控特區政治工作。《送中條例》出台,本地商界反對,政治代理人支持動搖,於是便由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召集各路建制人馬,宣示此乃中央政策。
至此,中共實際已經在直接管治香港,林鄭月娥是個言計聽從的執行者,議會程序亦同時控制在中聯辦手上,包括日前警方強力鎮壓示威民眾,也應該來自同一套劇本。大家不要再裝聾作啞,事實上中共早已拋棄一國兩制幌子,即使有一套所謂基本法規定的特區政府體制,但幕後操控的已是黨國機器,他們正以極端手法管制香港,《送中條例》修法也因此沒有什麼談判空間可言,因為林鄭月娥名義上是特首,但實際只是個台前代言人。
相比英治殖民地,今天中共黑手處處,四圍「亮劍」,建制政客目中無港人,施政手法粗暴,總之議會夠票通過就以制度暴力去完成,而年輕人為了自己及香港自治未來,作出更激烈的抗爭。一國兩制大敗局已成,香港自治已經結束,台灣朋友,除了高雄市長韓國瑜之外,相信大家是同步目睹香港在中共管治下衰落過程,這表示中共的對台政策,也會同時走向極端。
好報新聞來源: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