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簡妙如/不只是補助:壯大台灣流行音樂的3個方向

今年(2019)年初,一位玩過後搖滚樂團的年輕香港音樂人私訊我:「看到同時期的大象體操公布他們的世界巡演時,自己就默默流下一滴『這些機會不屬於香港』的淚。」我看了有些不捨,也有點五味雜陳。
這眼淚為何而來?他看得精準。同為後搖滾樂風、也差不多同期的大象體操,連年拿到台灣政府數百萬元計的樂團錄音補助、巡演補助,與他近乎停擺的樂團相較,幾乎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們似乎應該慶幸、欣喜?但對照這滴眼淚,我也聞到空氣中不知是汗還是淚的酸甜苦澀滋味。
「全面補助」的流行音樂政策
台灣政府的流行音樂補助政策是怎麼來的?為了推動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政府自2007年還是新聞局的時代,到2012年文化部成立、其下設立「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負責相關業務,開始辦理專輯錄音補助、整合行銷、跨界產品研發補助、人才培訓、海外推廣等等多面向的流行音樂產業發展計畫,十多年來邊做邊修正,投入數十億元,造就了近年讓中港澳、日韓、東南亞甚至歐美等其他國家音樂人、音樂產業羨慕不已的優渥資源。
這個「流行音樂全面被補助」年代的超展開,在台灣大致有3個階段。首先是2007年開始,針對獨立樂團的錄音補助。再來,則是2010~2014年擴大的「流行音樂產業發展行動計畫」,5年投入21.35億元,每年平均投入約4億元,不限獨立或主流音樂產業,全都受惠。最新階段則是2015年開始的第二期「流行音樂產業發展旗艦計畫」,總金額不明,但規模及作法似乎都延續前期,同樣分為補助案及各類採購案(也就是招標案),每年公告近30件大小不一的徵案項目。
以文化部公布的補助案及採購案公告來看,2018年(107年度)的流行音樂補助案總金額就有2.1億元, 項目涵蓋樂團錄音補助、企製升級類製作發行,到行銷推廣、新媒體應用節目製播計畫等等。
而2018年的流行音樂相關採購案也是約2.1億元,前一年的2017則是約1.8億元。採購案內容包括金曲、金音、原創音樂等獎項典禮、國際音樂節展演活動,以及產業與趨勢研究調查等3大項。從上述補助案與採購案的金額來看,可以說,新一階段的台灣流行音樂補助政策,文化部一年仍投入約3~4億元的規模。
那麼,補助的成效如何?若以近日市場來看,似乎相當豐碩。連續兩年,我們看到曾獲錄音補助的草東沒有派對、茄子蛋,都已在金曲獎、兩岸演出市場上備受肯定。落日飛車、大象體操、滅火器等樂團,也在錄音、巡演多項補助下,大步走上開拓國際市場的路途。
文化部的多年挹注,也使得先前受到數位科技衝擊的流行音樂產業、音樂人協會等等,又變得生氣勃勃。政府補助案的爭取及執行,成為大小音樂公司重要的財源及主要業務;而十多年前還相當邊緣的獨立音樂,則由原本一年不到1,000萬的補助預算逐步加碼,2018年時,創作樂團類及企製升級類加總已能拿到超過4,000萬元的補助。拿補助,已愈來愈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常態。
但問題是,這樣的成效符合原來期待嗎?
補助政策的2大疑慮
流行音樂市場,不論國內或國際,或許可以比喻為數個有近有遠的熱鬧海灘。流行音樂補助政策的目的,可以說,就是以各項補助,讓原本快要蕭條的國內海灘,重新人聲沸騰、再度熱鬧;同時,再費盡心思把音樂人送到國際海灘去表演、去學習,以尋求揚名海外。補助政策,就好比是幫音樂人的車子加滿油、配備升級再安裝宣傳看板,甚至專人護送,熱熱鬧鬧地上路。
但說到底,把人送到海灘上,與能不能在海灘上受到歡迎,永遠是兩回事。
首先,流行音樂的補助目標是活絡市場、創造市場,但由專家評審決選的補助或採購案,到底對高度不確定的市場口味,能有多少掌握?多來年,每次案件競爭下所決定的補助對象、得標案件,無論如何,提出的產製內容都不可能過於脫序,也不可能不交待一點冠冕堂皇的價值,以回應政策想像。久而久之,反映在實際的流行音樂內容上,難免是各種不意外的「創意」,以及符合政府部門及評審認知的「創新」——同質化的創新。更不用說,音樂創作者、音樂產業從業者,將心力放在競逐政府的補助,而非市場中的認同,長久下來,是否還有能力及實力面對真實市場?不免令人擔心。
其次,流行音樂政策的預算來自於公共財源,但目前的遊戲規則大多是透過評選競爭,而使個人或私人產業受到補助。任何資源分配,不免有公平性、適切性的爭議,但多年下來,開始出現反覆拿到補助的團體、大小公司,這活絡了什麼樣的市場,帶來什麼樣的公共利益?總是會被質疑。
同時,目前政府並未設置任何補助天花板,或者是分級審查辦法(比如,區分新申請者、或已得過補助者應有不同審查標準),大者恆大的結果,反而使資源集中於擅長寫補助案的人,扶植總是積極爭取補助的特定公司與組織。長久下來,雖也累積一定作品及成果,但公共資源卻缺乏流動,無法增加市場成員、音樂活動或作品的多樣性,恐怕也是補助政策的另一隱憂。
那麼要任性地說,都不要補助嗎?幾乎不可能、也不切實際。
讓「人人能上路」的3個方向
政府部門有施政職責,流行音樂發展政策,也已是世界趨勢,只是思維與作法各有不同。舉凡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或法國,都有保護及發展本國流行音樂產業及文化的政策。早年是制定媒體播放本國及國際流行音樂的比例,近年則紛紛投入資金,協助本地音樂產業抵擋數位化衝擊,以及加強海外輸出。
雖然發展產業、或發展文化,偶有矛盾衝突,但要避免政府資源被少數人壟斷,或過度干預市場運作,找到音樂產業、音樂文化與整體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連結點,還是政府部門的首要之務。讓我們試想以下3種可能:
1. 非競爭型補助政策
首先,部分補助政策或可轉型成為常態業務,並由競爭制改為申請制。比如文化部若想長期投資音樂內容研發、長期協助缺乏資源的獨立音樂人及樂團,那麼錄音補助政策,尤其是「首次音樂錄製補助」就可先試辦作為常態化業務,並以申請審核制,取代每次的評選競賽制。
「首次音樂錄製補助」可以開放給任何符合資格的創作音樂人、樂團來申請,有點類似青年首次購屋貨款,作品質量達一定程度的首次申請者,都能得到10~20萬的低金額錄音補助。每年固定預算、每件隨到隨審;對於難以判定者,再邀適合的一、兩位評審協助。若第二次還想申請錄音補助,則另設項目及更嚴格標準,比如市場銷售不及500張,則應歸還部分補助金等等,以鼓勵音樂人能盡量找到方法在市場上存活,也要承擔一定責任。但好處是,咬牙付出得來的成果,更能贏得敬意。
2. 開拓公共預算之外的天使投資
其次,補助資金的來源,也可有不同想像。比如英國是以樂透彩金投入創意產業發展政策,近來還善用政策工具,鼓勵私人資金投入。像是所謂的企業投資方案(enterprise investment scheme),便是以政府提供30%投資所得的免稅額,或如遺產稅的減免作為誘因,鼓勵天使投資人及組織,投資小型高風險的創新事業,尤其是影視及流行音樂的創新事業。
而私人天使投資組織自行決定投資對象,一來可由其承擔一部分的市場風險,二來也能免去由政府組成各種評審委員會的職責與局限。如此也讓政府的角色更符合公共性,而非直接介入市場,一舉兩得。
3. 小型場地及展演空間的全面鬆綁
最後,當前音樂產業的發展,已不可否認地必須有來自底層、草根的豐富音樂場景。草根音樂場景不僅能持續孕育最為根本的音樂人才與聽眾,也能自然而然發展出周邊產業生態,更能開展具有地方創生特色的音樂文化與生活樣態。尤其是現今獨立音樂崛起,伴隨而來的便是個人式創業(entrepreneurial individual)大增。因此,延續過去Live House的合法化議題,文化部若能著力於全面鬆綁200人以下或100人以下的小型展演場地,以及各種創意空間,讓個人創業或空間經營有更多合法的、免稅的生存可能,讓創意及人才在各種小型創業中自由滋長,似乎更能補充目前競爭式政策的不足。
雖然只是一些想像,但十多年流行音樂補助政策吹拂下,不可否認,本地流行音樂產業及文化的永續發展,才是我們的真正目標。政府與其集中火力,把少數人送去音樂海灘,似乎也可另外撥點心力,把道路鋪好、把路障掃除,讓更多人能通行、人人能上路。大家各憑本事通往不同遠近的海灘,各憑本事在海灘上受歡迎、生存下來。
想去那樣的海灘玩,想走上那樣四通八達的道路嗎?走走走,希望大家都想去!

好報新聞來源: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陳朗熹/「200萬+1」的8張容顏

6月9日百萬人反送中遊行、6月12日佔領金鐘集會過後,香港政府將抗議集會定性為暴亂,特首林鄭月娥6月15日召開記者會,態度言論引起社會極大不滿,導致隔日的遊行人數再創200萬人歷史新高。遊行後眾人在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外聚集,7點左右,幾條要道站滿人群,連儂牆、天橋、添馬公園都是人海。人們高舉雙手鼓掌、互相打氣,高喊「撤回(條例)」、「(林鄭)下台」等口號。 6月16日的香港,是一個全新的香港。雨傘運動後社會的疲乏、沉鬱、壓抑,似乎消散人們不懈的吶喊聲中。香港的社會運動再次打開了一種全新的想像方式,沒有大台、依舊有同路人。街頭的默契、平和的佔領,香港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政府,過去的兩年社會並不平靜,香港的未來要由人民自己掌控。 除了200萬人的畫面,6月16日的遊行細節亦十分打動人心。人們正用各自的方式,帶著新的想像、疲憊的真心、不滅的希望,參與個體與威權的抗爭。每一個人都是香港的英雄,每一個人的身影都值得被記住。 我們與走上街頭的香港人聊了聊。他們是誰?為什麼走出來?想對政府說什麼?歷史會記住這一天,黑衣與白花,匯聚成香港今夜最明亮的星海。 1. 張小姐/28歲 Fill 1 #我想說:不撤回,不撤退。 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們,大多數人之前都沒有見過面。我從家裡帶來了1、2千張白紙,都不是特地去拿的。原本打算摺完後派發,來了才決定現場教學。昨晚(6月15日)有人犧牲自己,我們想要連結大家。 2. 莫小姐、鍾先生、曹先生/30歲左右 Fill 1 #我想說:登記選民,改變命運。 我可以不走出來,在家打遊戲機。但如果不夠票,不走出來只會「挨打」,這不是一個長遠的方法。 剛剛在宣傳的時候,一位4、50歲的阿姨說以前自己不關心香港政局,最近看到很多事,要靠自己投票,終於意識到要改變建制派操控選舉,一定要做一些事。 有一群20歲左右的台灣年輕人專門過來支持我們,特地飛過來,好感動,知道我們香港人經歷的事,是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的。 我是這兩日開始自發做宣傳登記選民的事情,叫身邊朋友出來幫手。雨傘運動以及之後很多事都有關注,這幾天的事不能再坐視不理。星期三(6月12日)集會沒有出來,今天再不出來,沒有下一次了。 3. 王小姐/54歲

滕西華/公器還是公審?「報導殺人」無法承受之重

「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大芝 社會討論度極高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無差別殺人犯的妹妹,對著緊盯家屬不放的媒體喊出了這個問句,如同刺進大家心底,令人震憾。更值得思考的是,這當中的「你們」,指的其實不僅是「媒體」,更是「我們」和「我們的社會」。 這句台詞,在我腦中勾連起無數曾因「報導效應」,讓悲劇事件加乘上演的案例, 2008年發生在日本的「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是最典型、亦最慘痛的一件。 傳播外溢效應的殺傷力 當年,秋葉原殺人事件發生在人潮洶湧的正中午,造成7死10傷,震驚日本。新聞媒體與社會在事發後,對事件加害人及其家人,鋪天蓋地、形同獵巫的瘋狂追蹤報導,恐嚇電話不斷,甚至出現加害人母親是「虎媽」才會養出無差別殺人犯的推論與質疑,最終使得加害人母親承受不了壓力崩潰住院。之後父母離婚、父親與弟弟辭職隱居、不斷搬家、家人朋友一一離去。 悲劇的頂點發生在事件的6年後(2014年),加害人已經伏法,然而,他的弟弟從此再沒有自己的名字,只剩「殺人犯的弟弟」這個社會標記的身分,即使努力想要重新生活,仍然無法擺脫烙印與社會的異樣眼光。他最終選擇自殺,在28歲這年,讓自己成了秋葉原事件的第8名死者。加害人家人們承載不了媒體與社會的公審,成了另一個在這事件中,被毀掉的家庭之一。 「加害人的家人,是不能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幸福!」是弟弟最後留下的遺言,受到媒體大量引用。他用生命來抗議社會用另一種方式,無形的「行使私刑正義」。 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報導社會重大案件本身有錯嗎?以我擔任多年電視台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委員的經驗,必須持平說,媒體本身也有許多掙扎與反省。如媒體已開始改善,在報導刑案時,提醒記者不應任意稱嫌疑人為「精神病人」;或使用網路來源影像時,要盡量查證。但這樣的反省或謹慎,經常都比不過一則誇大、或是聳動報導傳播效應所帶來的「加冕」。閱聽眾一邊罵媒體獵殺噬血,卻一邊收看,不斷增加點閱率和收視率;網路社群興起後,推波助瀾、無遠弗屆,傳播的外溢效應更不斷加乘、停不下來! 傳播的外溢效應如同社會公審的氛圍,無法承受的,不僅只有加害人的家庭,其後勁殺傷力,讓受害者更加的悲慟,甚至可能製造更多受害者與被摧毀的家庭。以秋葉原事件為例,案發後,日本出現大量「模仿事件」的犯罪預告,事件發生後的2

多休假、多保障──五一勞工大遊行

「啊~領無薪水啦;啊~頭路沒去啦~」 ,由全台灣各工會團體共同發起的「五一行動聯盟」,今年(2019)五一勞動節以「多休假、多保障」為主題,逾6,000勞工無畏風雨走上街頭,針對休假、非典型勞動、低薪、責任制等社會關注的勞動議題提出9大訴求 增訂國定假日 產假90天 推動「長期照顧安排假」入法 勞保年金維持現制,建立基礎年金,4人以下強制納保 勞動基準一體適用,廢除責任制 反對非典型僱用,派遣直接轉正職 反對罷工預告期,廢除集會遊行法 保障工會參與,設置勞工董事,利潤公平分配 反對《教師法》修惡 。 遊行隊伍在總統府前凱道集結,繞行勞動部、立法院後返回凱道,以改編歌曲、行動劇等表達勞工心聲,最後將用養樂多空瓶完成集體排字行動,並以水火箭向總統府發射訴求後結束。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勞團在凱道前演出「媽祖叫恁不通擱眠夢」的行動劇,諷刺目前各政黨可能有意參選的總統參選人,不顧勞工權益。(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好報新聞來源: 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