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投書】我們與「惡」沒有客觀的距離:精神疾病論述的科學與醫學限制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許多人開始思考自己對於重大犯罪和精神疾病患者的想法,也有不少精神科醫師們分別從疾病衛生教育、藥物作用及副作用、犯罪與精神疾病的關係、精神醫療資源的匱乏和不均來討論。然而,適當的專業評估和治療固然非常重要,但精神醫學也該反思其角色跟位置。簡單來說,精神醫學為當代撐開了與「惡」的距離,但仍有其限制。
誰是「我們」?「我們」是透過「他者」來建構的
精神疾病的標準,即使逐漸標準化和科學化,但仍充滿爭議跟模糊。在精神疾病統計與診斷手冊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的建立過程中,精神疾病的標準往往反映當代的規範:正常/異常的標準。這些標準,是高度社會建構的,社會建構並不是說精神疾病是精神科醫師假造出來的,而是精神科醫師不外於社會,精神醫學標準仍反映社會的標準。
史丹佛大學的醫療人類學家譚亞.魯爾曼(Tanya Luhrmann),曾透過民族誌的分析,說明美國和印度思覺失調症患者不同的樣貌或預後,會受到當地社會、歷史和文化的影響,而讓兩地思覺失調症有非常不同的表現形態。許多印度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幻聽比較不暴力、也比較中性,許多患者甚至會用日常接觸到的人事物來命名這些幻聽。魯爾曼指出,相對地,在追求功績和功效的美國,患者的幻聽大多暴力、以命令形式出現的也較多,且患者往往無法將幻聽命名,也有比較差的預後。
哈佛大學精神醫學和人類學教授凱博文(Arthur Kleinman) 以親人過世和憂鬱症的案例說明,把嚴重喪親反應跟憂鬱症劃成等號,類似這樣全球統一的疾病標準是有問題的,它會看不到特定地區對於親人過世之人(特別是喪夫的女人)的情緒文化規範(例如東亞對於寡婦,應該要遵守的情緒及文化規範)。以上簡短說明這些研究讓我們知道,不同地區的精神疾病,不論在症狀或內容上,都有很大的差異,且也往往反映其所處的社會和文化。
不同的社會在回答我們是誰時,是透過排除「他們」,界定與我們不同的人,界定他們為異常:「惡」或「病」。但我們與惡真的有客觀的距離嗎?
如《我們與惡的距離》片中,無差別殺人的李曉明,被大眾認為是家庭和親職教育出了問題,但其實不論劇中辯護律師王赦發現自己差點犯罪,或是受害家屬的媒體主管宋喬安開始覺醒到自己需要修補的家庭關係,我們都會發現,我們也可能和「他們」一樣,我們之所以沒有墜落,不是因為我們是好人,而是因為我們比較幸運,有許多撐著我們的資源跟制度。
Fill 1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受害者家屬宋喬安也經歷了許多階段的變化。(照片提供/大慕影藝)

社會學家愛麗絲.高夫曼(Alice Goffman)研究非裔美人所經歷的逃亡時,身為白人研究者的她反思後發現,她或其他的白人沒有犯罪紀錄,不是因為白人本質好,也不只是因為環境好,而是制度設計的不同,白人為主的學校不會因為學校裡的爭執,同學之間的打架,當成是可能被送入聯邦監獄的重傷害,這亦反映出,社會環境中制度設計的不同,會導引一個人變成我們所認定的善或惡、正常或瘋狂。
專業框架的兩面刃,科學證據消弭汙名也形成新枷鎖
我們與惡和精神疾病的距離,是沒有辦法只是被當作客體客觀測量的。科學證據有時把是兩面刃。例如,在重大犯罪發生時,申明大部分精神病患的善良,精神病患的犯罪率並沒有比一般人高,固然能以科學證據消弭了汙名,減輕精神病患所受到的壓力;但卻也形成新的善惡標準,指責那些不配合「科學證據」呈現與犯罪的人。
這點也可以從服用「利他能」藥物有效降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ADHD)孩子的毒品使用和犯罪率論述中觀察到,如果我們只是依藥物的功用和統計的結果,來衛生教育這些孩子或家長要吃藥,可能形成新的道德壓力或汙名,一是把不吃藥跟犯罪作連結,指責不吃藥的人可能「促成」犯罪;而那些吃了藥卻還是犯罪的人,更容易被視為「本質的壞」,而看不到犯罪背後的複雜成因及結構因素。
這是專業的限制。只是訴諸知識跟專業,是無法消除汙名的,因為知識是社會生產的,有其社會性。
當專業反覆強調精神疾病只是「大腦生病」時,固然好像讓這些人與壞或瘋狂脫鉤,是大腦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但同時,生病(和康復)的責任也會落在病人的身上,而可能反覆質疑這些患者「為什麼不吃藥?」
並不是主張「大腦生病」不對或不行,而是強調不能只靠大腦生病的論述。因為病人所遇到的困難並不單只來自於大腦生病或症狀帶來的功能損害,那些困難也來自於「社會組織」的方式,例如,當工作勞動成為當代身為「人」標準時,在此情況下,不工作或無法工作病人會被視為障礙,無法成為「人」,也無法融入社會。
唯有我們建立新的制度和論述,改變社會組織的方式,才有可能更撐起精神患者,而不只是要他們吃藥,融入我們的社會。
真正的「同理」是,即使無法理解仍給予支持與陪伴
到底我們該如何做?如何對待精神疾病患者?或許我們需要同理,但不是可憐對方,也不只是溫柔,而是創造新的連結,是知道「同理的不可能」。
為了創造連結,我必須也拿出自己脆弱的部分,知道我也可能有「犯罪」的部分。「同理的不可能」是:可能我終究無法理解加害者,但即便這樣,我還是願意做些什麼。
例如:雖然無法理解《與惡》中思覺失調患者應思聰的幻聽,為什麼他不走出來?為什麼不乖乖吃藥?但如劇中應思聰的姊姊應思悅所做的,當弟弟將罹病所引起的激動情緒,都在加諸在她身上時,她仍是忙著關心弟弟的狀況,四處奔走,自己跳下去,甚至蹲低低地陪著弟弟思聰,即便她沒有辦法回應思聰「為什麼是我?」但她仍然願意在「同理的不可能」下,去理解、陪伴思聰。
想要了解「我們與惡的距離」,只靠科學和醫學恐怕仍是不足夠的。在幾世紀以前,科學與宗教的分工,人們把可以理解的交給科學,把不可理解的交給神、訴諸宗教。而我們要同理的,正是那些「不可理解」的、那些可能不容易被科學理解的部分。
即便知道不能理解,我還是想要做些什麼,還是想要「陪伴」,這才是同理。陪伴不只是個人的,也是制度的。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只要求精神病患和其家屬負起所有的照顧責任,當我們把照顧的責任放在個人,把這些「惡」推得遠遠的,我們就很難同理,很難撐住精神病患或犯罪者。
我們更該反思:什麼是人?誰是我們?誰是他們?進一步營造友善的環境,不全訴諸科學,但也不是指責個人,當我們與惡沒有客觀的距離,我們才有可能,有制度性的理解,而撐住那些人,這些人,不是他們,不是病人,也不是罪人,而都是「我們」。

好報新聞來源: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陳朗熹/「200萬+1」的8張容顏

6月9日百萬人反送中遊行、6月12日佔領金鐘集會過後,香港政府將抗議集會定性為暴亂,特首林鄭月娥6月15日召開記者會,態度言論引起社會極大不滿,導致隔日的遊行人數再創200萬人歷史新高。遊行後眾人在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外聚集,7點左右,幾條要道站滿人群,連儂牆、天橋、添馬公園都是人海。人們高舉雙手鼓掌、互相打氣,高喊「撤回(條例)」、「(林鄭)下台」等口號。 6月16日的香港,是一個全新的香港。雨傘運動後社會的疲乏、沉鬱、壓抑,似乎消散人們不懈的吶喊聲中。香港的社會運動再次打開了一種全新的想像方式,沒有大台、依舊有同路人。街頭的默契、平和的佔領,香港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政府,過去的兩年社會並不平靜,香港的未來要由人民自己掌控。 除了200萬人的畫面,6月16日的遊行細節亦十分打動人心。人們正用各自的方式,帶著新的想像、疲憊的真心、不滅的希望,參與個體與威權的抗爭。每一個人都是香港的英雄,每一個人的身影都值得被記住。 我們與走上街頭的香港人聊了聊。他們是誰?為什麼走出來?想對政府說什麼?歷史會記住這一天,黑衣與白花,匯聚成香港今夜最明亮的星海。 1. 張小姐/28歲 Fill 1 #我想說:不撤回,不撤退。 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們,大多數人之前都沒有見過面。我從家裡帶來了1、2千張白紙,都不是特地去拿的。原本打算摺完後派發,來了才決定現場教學。昨晚(6月15日)有人犧牲自己,我們想要連結大家。 2. 莫小姐、鍾先生、曹先生/30歲左右 Fill 1 #我想說:登記選民,改變命運。 我可以不走出來,在家打遊戲機。但如果不夠票,不走出來只會「挨打」,這不是一個長遠的方法。 剛剛在宣傳的時候,一位4、50歲的阿姨說以前自己不關心香港政局,最近看到很多事,要靠自己投票,終於意識到要改變建制派操控選舉,一定要做一些事。 有一群20歲左右的台灣年輕人專門過來支持我們,特地飛過來,好感動,知道我們香港人經歷的事,是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的。 我是這兩日開始自發做宣傳登記選民的事情,叫身邊朋友出來幫手。雨傘運動以及之後很多事都有關注,這幾天的事不能再坐視不理。星期三(6月12日)集會沒有出來,今天再不出來,沒有下一次了。 3. 王小姐/54歲

滕西華/公器還是公審?「報導殺人」無法承受之重

「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大芝 社會討論度極高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無差別殺人犯的妹妹,對著緊盯家屬不放的媒體喊出了這個問句,如同刺進大家心底,令人震憾。更值得思考的是,這當中的「你們」,指的其實不僅是「媒體」,更是「我們」和「我們的社會」。 這句台詞,在我腦中勾連起無數曾因「報導效應」,讓悲劇事件加乘上演的案例, 2008年發生在日本的「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是最典型、亦最慘痛的一件。 傳播外溢效應的殺傷力 當年,秋葉原殺人事件發生在人潮洶湧的正中午,造成7死10傷,震驚日本。新聞媒體與社會在事發後,對事件加害人及其家人,鋪天蓋地、形同獵巫的瘋狂追蹤報導,恐嚇電話不斷,甚至出現加害人母親是「虎媽」才會養出無差別殺人犯的推論與質疑,最終使得加害人母親承受不了壓力崩潰住院。之後父母離婚、父親與弟弟辭職隱居、不斷搬家、家人朋友一一離去。 悲劇的頂點發生在事件的6年後(2014年),加害人已經伏法,然而,他的弟弟從此再沒有自己的名字,只剩「殺人犯的弟弟」這個社會標記的身分,即使努力想要重新生活,仍然無法擺脫烙印與社會的異樣眼光。他最終選擇自殺,在28歲這年,讓自己成了秋葉原事件的第8名死者。加害人家人們承載不了媒體與社會的公審,成了另一個在這事件中,被毀掉的家庭之一。 「加害人的家人,是不能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幸福!」是弟弟最後留下的遺言,受到媒體大量引用。他用生命來抗議社會用另一種方式,無形的「行使私刑正義」。 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報導社會重大案件本身有錯嗎?以我擔任多年電視台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委員的經驗,必須持平說,媒體本身也有許多掙扎與反省。如媒體已開始改善,在報導刑案時,提醒記者不應任意稱嫌疑人為「精神病人」;或使用網路來源影像時,要盡量查證。但這樣的反省或謹慎,經常都比不過一則誇大、或是聳動報導傳播效應所帶來的「加冕」。閱聽眾一邊罵媒體獵殺噬血,卻一邊收看,不斷增加點閱率和收視率;網路社群興起後,推波助瀾、無遠弗屆,傳播的外溢效應更不斷加乘、停不下來! 傳播的外溢效應如同社會公審的氛圍,無法承受的,不僅只有加害人的家庭,其後勁殺傷力,讓受害者更加的悲慟,甚至可能製造更多受害者與被摧毀的家庭。以秋葉原事件為例,案發後,日本出現大量「模仿事件」的犯罪預告,事件發生後的2

多休假、多保障──五一勞工大遊行

「啊~領無薪水啦;啊~頭路沒去啦~」 ,由全台灣各工會團體共同發起的「五一行動聯盟」,今年(2019)五一勞動節以「多休假、多保障」為主題,逾6,000勞工無畏風雨走上街頭,針對休假、非典型勞動、低薪、責任制等社會關注的勞動議題提出9大訴求 增訂國定假日 產假90天 推動「長期照顧安排假」入法 勞保年金維持現制,建立基礎年金,4人以下強制納保 勞動基準一體適用,廢除責任制 反對非典型僱用,派遣直接轉正職 反對罷工預告期,廢除集會遊行法 保障工會參與,設置勞工董事,利潤公平分配 反對《教師法》修惡 。 遊行隊伍在總統府前凱道集結,繞行勞動部、立法院後返回凱道,以改編歌曲、行動劇等表達勞工心聲,最後將用養樂多空瓶完成集體排字行動,並以水火箭向總統府發射訴求後結束。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勞團在凱道前演出「媽祖叫恁不通擱眠夢」的行動劇,諷刺目前各政黨可能有意參選的總統參選人,不顧勞工權益。(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好報新聞來源: 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