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投書】我們與「惡」沒有客觀的距離:精神疾病論述的科學與醫學限制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許多人開始思考自己對於重大犯罪和精神疾病患者的想法,也有不少精神科醫師們分別從疾病衛生教育、藥物作用及副作用、犯罪與精神疾病的關係、精神醫療資源的匱乏和不均來討論。然而,適當的專業評估和治療固然非常重要,但精神醫學也該反思其角色跟位置。簡單來說,精神醫學為當代撐開了與「惡」的距離,但仍有其限制。
誰是「我們」?「我們」是透過「他者」來建構的
精神疾病的標準,即使逐漸標準化和科學化,但仍充滿爭議跟模糊。在精神疾病統計與診斷手冊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的建立過程中,精神疾病的標準往往反映當代的規範:正常/異常的標準。這些標準,是高度社會建構的,社會建構並不是說精神疾病是精神科醫師假造出來的,而是精神科醫師不外於社會,精神醫學標準仍反映社會的標準。
史丹佛大學的醫療人類學家譚亞.魯爾曼(Tanya Luhrmann),曾透過民族誌的分析,說明美國和印度思覺失調症患者不同的樣貌或預後,會受到當地社會、歷史和文化的影響,而讓兩地思覺失調症有非常不同的表現形態。許多印度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幻聽比較不暴力、也比較中性,許多患者甚至會用日常接觸到的人事物來命名這些幻聽。魯爾曼指出,相對地,在追求功績和功效的美國,患者的幻聽大多暴力、以命令形式出現的也較多,且患者往往無法將幻聽命名,也有比較差的預後。
哈佛大學精神醫學和人類學教授凱博文(Arthur Kleinman) 以親人過世和憂鬱症的案例說明,把嚴重喪親反應跟憂鬱症劃成等號,類似這樣全球統一的疾病標準是有問題的,它會看不到特定地區對於親人過世之人(特別是喪夫的女人)的情緒文化規範(例如東亞對於寡婦,應該要遵守的情緒及文化規範)。以上簡短說明這些研究讓我們知道,不同地區的精神疾病,不論在症狀或內容上,都有很大的差異,且也往往反映其所處的社會和文化。
不同的社會在回答我們是誰時,是透過排除「他們」,界定與我們不同的人,界定他們為異常:「惡」或「病」。但我們與惡真的有客觀的距離嗎?
如《我們與惡的距離》片中,無差別殺人的李曉明,被大眾認為是家庭和親職教育出了問題,但其實不論劇中辯護律師王赦發現自己差點犯罪,或是受害家屬的媒體主管宋喬安開始覺醒到自己需要修補的家庭關係,我們都會發現,我們也可能和「他們」一樣,我們之所以沒有墜落,不是因為我們是好人,而是因為我們比較幸運,有許多撐著我們的資源跟制度。
Fill 1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受害者家屬宋喬安也經歷了許多階段的變化。(照片提供/大慕影藝)

社會學家愛麗絲.高夫曼(Alice Goffman)研究非裔美人所經歷的逃亡時,身為白人研究者的她反思後發現,她或其他的白人沒有犯罪紀錄,不是因為白人本質好,也不只是因為環境好,而是制度設計的不同,白人為主的學校不會因為學校裡的爭執,同學之間的打架,當成是可能被送入聯邦監獄的重傷害,這亦反映出,社會環境中制度設計的不同,會導引一個人變成我們所認定的善或惡、正常或瘋狂。
專業框架的兩面刃,科學證據消弭汙名也形成新枷鎖
我們與惡和精神疾病的距離,是沒有辦法只是被當作客體客觀測量的。科學證據有時把是兩面刃。例如,在重大犯罪發生時,申明大部分精神病患的善良,精神病患的犯罪率並沒有比一般人高,固然能以科學證據消弭了汙名,減輕精神病患所受到的壓力;但卻也形成新的善惡標準,指責那些不配合「科學證據」呈現與犯罪的人。
這點也可以從服用「利他能」藥物有效降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ADHD)孩子的毒品使用和犯罪率論述中觀察到,如果我們只是依藥物的功用和統計的結果,來衛生教育這些孩子或家長要吃藥,可能形成新的道德壓力或汙名,一是把不吃藥跟犯罪作連結,指責不吃藥的人可能「促成」犯罪;而那些吃了藥卻還是犯罪的人,更容易被視為「本質的壞」,而看不到犯罪背後的複雜成因及結構因素。
這是專業的限制。只是訴諸知識跟專業,是無法消除汙名的,因為知識是社會生產的,有其社會性。
當專業反覆強調精神疾病只是「大腦生病」時,固然好像讓這些人與壞或瘋狂脫鉤,是大腦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但同時,生病(和康復)的責任也會落在病人的身上,而可能反覆質疑這些患者「為什麼不吃藥?」
並不是主張「大腦生病」不對或不行,而是強調不能只靠大腦生病的論述。因為病人所遇到的困難並不單只來自於大腦生病或症狀帶來的功能損害,那些困難也來自於「社會組織」的方式,例如,當工作勞動成為當代身為「人」標準時,在此情況下,不工作或無法工作病人會被視為障礙,無法成為「人」,也無法融入社會。
唯有我們建立新的制度和論述,改變社會組織的方式,才有可能更撐起精神患者,而不只是要他們吃藥,融入我們的社會。
真正的「同理」是,即使無法理解仍給予支持與陪伴
到底我們該如何做?如何對待精神疾病患者?或許我們需要同理,但不是可憐對方,也不只是溫柔,而是創造新的連結,是知道「同理的不可能」。
為了創造連結,我必須也拿出自己脆弱的部分,知道我也可能有「犯罪」的部分。「同理的不可能」是:可能我終究無法理解加害者,但即便這樣,我還是願意做些什麼。
例如:雖然無法理解《與惡》中思覺失調患者應思聰的幻聽,為什麼他不走出來?為什麼不乖乖吃藥?但如劇中應思聰的姊姊應思悅所做的,當弟弟將罹病所引起的激動情緒,都在加諸在她身上時,她仍是忙著關心弟弟的狀況,四處奔走,自己跳下去,甚至蹲低低地陪著弟弟思聰,即便她沒有辦法回應思聰「為什麼是我?」但她仍然願意在「同理的不可能」下,去理解、陪伴思聰。
想要了解「我們與惡的距離」,只靠科學和醫學恐怕仍是不足夠的。在幾世紀以前,科學與宗教的分工,人們把可以理解的交給科學,把不可理解的交給神、訴諸宗教。而我們要同理的,正是那些「不可理解」的、那些可能不容易被科學理解的部分。
即便知道不能理解,我還是想要做些什麼,還是想要「陪伴」,這才是同理。陪伴不只是個人的,也是制度的。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只要求精神病患和其家屬負起所有的照顧責任,當我們把照顧的責任放在個人,把這些「惡」推得遠遠的,我們就很難同理,很難撐住精神病患或犯罪者。
我們更該反思:什麼是人?誰是我們?誰是他們?進一步營造友善的環境,不全訴諸科學,但也不是指責個人,當我們與惡沒有客觀的距離,我們才有可能,有制度性的理解,而撐住那些人,這些人,不是他們,不是病人,也不是罪人,而都是「我們」。

好報新聞來源: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陳朗熹/「200萬+1」的8張容顏

6月9日百萬人反送中遊行、6月12日佔領金鐘集會過後,香港政府將抗議集會定性為暴亂,特首林鄭月娥6月15日召開記者會,態度言論引起社會極大不滿,導致隔日的遊行人數再創200萬人歷史新高。遊行後眾人在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外聚集,7點左右,幾條要道站滿人群,連儂牆、天橋、添馬公園都是人海。人們高舉雙手鼓掌、互相打氣,高喊「撤回(條例)」、「(林鄭)下台」等口號。 6月16日的香港,是一個全新的香港。雨傘運動後社會的疲乏、沉鬱、壓抑,似乎消散人們不懈的吶喊聲中。香港的社會運動再次打開了一種全新的想像方式,沒有大台、依舊有同路人。街頭的默契、平和的佔領,香港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政府,過去的兩年社會並不平靜,香港的未來要由人民自己掌控。 除了200萬人的畫面,6月16日的遊行細節亦十分打動人心。人們正用各自的方式,帶著新的想像、疲憊的真心、不滅的希望,參與個體與威權的抗爭。每一個人都是香港的英雄,每一個人的身影都值得被記住。 我們與走上街頭的香港人聊了聊。他們是誰?為什麼走出來?想對政府說什麼?歷史會記住這一天,黑衣與白花,匯聚成香港今夜最明亮的星海。 1. 張小姐/28歲 Fill 1 #我想說:不撤回,不撤退。 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們,大多數人之前都沒有見過面。我從家裡帶來了1、2千張白紙,都不是特地去拿的。原本打算摺完後派發,來了才決定現場教學。昨晚(6月15日)有人犧牲自己,我們想要連結大家。 2. 莫小姐、鍾先生、曹先生/30歲左右 Fill 1 #我想說:登記選民,改變命運。 我可以不走出來,在家打遊戲機。但如果不夠票,不走出來只會「挨打」,這不是一個長遠的方法。 剛剛在宣傳的時候,一位4、50歲的阿姨說以前自己不關心香港政局,最近看到很多事,要靠自己投票,終於意識到要改變建制派操控選舉,一定要做一些事。 有一群20歲左右的台灣年輕人專門過來支持我們,特地飛過來,好感動,知道我們香港人經歷的事,是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的。 我是這兩日開始自發做宣傳登記選民的事情,叫身邊朋友出來幫手。雨傘運動以及之後很多事都有關注,這幾天的事不能再坐視不理。星期三(6月12日)集會沒有出來,今天再不出來,沒有下一次了。 3. 王小姐/54歲 ...

長榮空服員vs.華航機師罷工 6個問題看懂關鍵差異

Q1 長榮空服員罷工8大訴求中,長榮公司強硬表示「禁搭便車」和「勞工董事」絕不退讓,甚至第一時間就以「勞工董事」罷工訴求對工會提告。但相對的,華航卻有勞工董事,勞工董事為何是長榮的紅線? 華航設立勞工董事,源於其官股近半、比照《國營事業管理法》35條規定,至少五分之一的席次由主管機關聘請工會推派代表擔任董事,勞工董事的權利義務和其他董事相當。不過,過去國營企業工會多由資方輔導成立、普遍關係「融洽」,替勞工權益把關並發揮關鍵的影響力較受質疑。 關於長榮這類民營公司,過去《證券交易法》修法時也曾提出增設勞工董事相關規定,但修法未果。目前,民營公司僅有「獨立董事」 即不在企業任職,與經營管理者無重要業務或專業聯繫,可對企業事務做出獨立判斷的董事。 ,沒有勞工董事的法源依據。 長榮董事會僅有6席一般董事、3席獨立董事,若釋出或增設一席董事給工會,即可能對董事會決策有影響力,這是長榮資方不惜提告反制工會、堅決不開放勞工董事席次的主因。 Q2 雖然目前台灣沒有法律要求民營上巿公司需設勞工董事,但只要該公司董事會同意,也可以設立勞工董事。 以德國為例,在二戰後,大企業開始設立勞工董事,最早也是勞資雙方協商出來後,才慢慢藉由立法去完善勞工董事的制度,像是BMW等大公司都有勞工董事。1998年,德國勞工董事制度確立50周年時,有很多研究指出,大部分資方團體都認為勞工董事參與管理是好事,對於增強員工向心力是有幫助的。 不過,德國企業的董事依職權區分「管理董事」、「監督董事」等,在職權分工上規範得相當明確和精細。台灣未來若要讓民營企業的勞工董事明文入法,權利義務也應討論。 Q3 華航機師罷工時,交通部一開始站在第一線斡旋,勞資5度協商達成共識後,才由勞動部次長劉士豪出面宣布結果。長榮空服員從罷工投票開始時,行政院即指示成立專案小組,交通部處理疏運、勞資爭議則由勞動部處理,為何有這樣的差異? 主要在於華航仍是官股近半的「半國營企業」,交通部能以「大股東」身份插手;但長榮是百分之百民營公司,過往飛安紀錄算是國內航空業的優等生,交通部民航局現有的政策工具,例如航權分配,都是看飛安與服務,沒有一項評分是與勞資爭議有關,交通部沒有政策工具可以逼資方上談判桌,因此長榮空服員罷工,從一開始就由...

【野島剛的食考學】難忘烏拉圭:在三分熟牛肉與食人空難之間

食考學.序言 旅行與美食,向來有著密布不分的關係。透過美食探索世界,不管是誰都辦得到,而且讓旅行被賦予了更深的意義。 2018年5月,我從日本出發,花了半年的時間,周遊世界30個 國家 。3年前,我辭掉了20多年的報社 工作 ,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自由」,在那之後腦中一直浮現周遊列國的計畫。剛好在屆滿50歲的知天命之年,紀念人生即將踏入新的階段。 在這半年間,我到訪不曾去過的地方,品嚐不曾吃過的食物,反覆地進行調查和思考的工作,並且寫成一篇篇的文章。「美味,指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在舌尖上感受到的味覺。」英國哲學者洛克(John Locke)如此說道。而我想要把這句話改為:「美味,指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在腦海裡思考的產物。」 旅途中,我習慣思考為什麼這道料理會在這裡出現?還有,在深入調查這間餐廳或這道料理的由來時,不知不覺地走進與歷史或是社會有關的知識汪洋,因此,對我而言,吃是一種腦力激盪,也是踏出學習的第一步。 我將這個系列命名為「食考學」。對我而言,這次書寫的行為是先蒐集材料後,加上思考的調味料後,透過煎煮炒炸的個人功夫,調理成文章讓讀者享用。以「一個國家一道料理」為原則,在品嚐每道料理的同時,也能夠對每個國家有深入的了解,作為滿漢全席的「食考學」,希望讀者能盡情地享受箇中滋味。 要前往南美洲烏拉圭的首都蒙特維多(Montevideo),最便捷的路徑是從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出發,經由海路入境。雖說是海路,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河道」。 布宜諾斯艾利斯與蒙特維多分別位於南美洲的河口灣──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的南岸與北岸,兩地相隔的河流寬度竟長達270公里。 一大清早,搭乘高速客輪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在船上昏昏沉沉地待了2個小時,就抵達蒙特維多港。途中目光所及,盡是滔滔河水,分不清是海路還是河道,感覺就像是在珠江三角洲的河口地區乘船,穿梭於香港、澳門、深圳之間。 離「通緝犯」只差2位數 由於每天都有數家海運公司的高速客輪頻繁來往,所以雙方分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蒙特維多設置入境審查窗口,出發前即可以辦妥出入境手續,十分方便。但是,我從蒙特維多返抵阿根廷時,卻在入境檢查中遇到麻煩。審查官把我的護照交給上司,而那位上司板著一張臉嚴肅地問道:「你的護照是否曾經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