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影像/徐仁修——走進荒野看見世界

既是知名散文作家、也是自然生態攝影家的徐仁修,童年生活即是在大自然環境度過,對各種動物植物原本就有很深的連結。後來看華特迪士尼製作發行的生態攝影紀錄片《沙漠奇觀》(The Living Desert),大受震撼,遂暗有壯志,也要拍同樣規模的影片。另外,他在舊書攤無意看見《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驚為天人,其豐富的生態相片讓他無比著迷,更一頭栽進攝影世界。
此外,瑞秋.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的《寂靜的春天》對他的影響頗大,再加上1972、1973年徐仁修在台灣各地調查野生蘭花,深知台灣原始環境正遭受巨大破壞,70%的森林已然被砍伐殆盡。
1975、1976年自願加入農技團,前往如宏都拉斯邊境地的徐仁修,深入雨林、蠻荒,眼見開闊的大地樣貌,縱然1976年底返回工作崗位,且升任官位,但再無心於此,乃展開行腳世界的生涯,以攝影與散文記錄生態自然,提倡環境保育。
長期浸淫於生態攝影,徐仁修自有一套方法論。他表示,唯有瞭解大自然越多,才有可能把照片拍得更好,且要經過漫長的守候,機遇與堅持缺一不可。比如相思樹,他多年等待,直到幾十年才會有一次、所有相思樹會同時開花才拍下。
又或者是金草蘭,徐仁修花費6年時間,每年6月都去現場等候,追求在他最鮮豔的三天進行拍攝,第一年花開整樹,但他到的時間晚了,第二年是花開太少,第三年則是仍然不夠多,第四年花瓣又被雨打落,直到第六年,花量多,又天氣好,但陽光太盛,會有反差,他熬到下午3點,等到雲移來,這才捕捉到最完美的畫面。
對徐仁修來說,只因為沒有經濟價值,就稱某些自然之境為荒野,十足是人類的偏見。他舉自己的童年為例,當徐仁修在荒地不動時,所有動物都出來了,野兔、蛇或老鼠,乃至各種鳥類,那其實真真是動植物的天堂啊。
徐仁修

1946年生於台灣新竹縣竹東區芎林鄉,客家人,作家、自然生態攝影家。畢業於屏東農專,並曾派駐尼加拉瓜擔任農業技術顧問,1974年開始在菲律賓、西爪哇、東馬來西亞沙巴、美國西南部、泰北、寮國與緬甸等地攝影旅行。1984年曾任《牛頓雜誌》的攝影師。1995年徐仁修在台成立荒野保護協會,以籌款購買荒地保留其生態和物種為宗旨,如今該協會遍及世界各地。

早期他也曾發表過相當多的農業技術論文、並對台灣特有種的動植物發表過專門的研究文章。其文章富含人文與土地的思考,配攝影和真實的蠻荒經歷,使他在台灣獲得了不少文學獎項,如吳三連報導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等。著作等身,如蠻荒探險系列《月落蠻荒》、《季風穿林》、《英雄埋名》、《罌粟邊城》、《赤道無風》、《山河好大》等,攝影集與其他散文系列則有《自自然然》、《荒地有情》、《守護家園》、《邊陲東部》、《思源啞口歲時記》、《猿吼季風林》、《仲夏夜探秘》、《動物紀事》、《自然四記》、《自然生態散記》、《台灣生活日記》、《台灣的森林》、《養蜂人家》、《森林四季》、《荒野有情》、《叢林夜雨》、《家在九芎林》、《與大自然捉迷藏》、《不要跟我說再見.台灣》、《褔爾摩沙.野之頌》、《台灣 最後的荒野》等。

好報新聞來源: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陳朗熹/「200萬+1」的8張容顏

6月9日百萬人反送中遊行、6月12日佔領金鐘集會過後,香港政府將抗議集會定性為暴亂,特首林鄭月娥6月15日召開記者會,態度言論引起社會極大不滿,導致隔日的遊行人數再創200萬人歷史新高。遊行後眾人在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外聚集,7點左右,幾條要道站滿人群,連儂牆、天橋、添馬公園都是人海。人們高舉雙手鼓掌、互相打氣,高喊「撤回(條例)」、「(林鄭)下台」等口號。 6月16日的香港,是一個全新的香港。雨傘運動後社會的疲乏、沉鬱、壓抑,似乎消散人們不懈的吶喊聲中。香港的社會運動再次打開了一種全新的想像方式,沒有大台、依舊有同路人。街頭的默契、平和的佔領,香港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政府,過去的兩年社會並不平靜,香港的未來要由人民自己掌控。 除了200萬人的畫面,6月16日的遊行細節亦十分打動人心。人們正用各自的方式,帶著新的想像、疲憊的真心、不滅的希望,參與個體與威權的抗爭。每一個人都是香港的英雄,每一個人的身影都值得被記住。 我們與走上街頭的香港人聊了聊。他們是誰?為什麼走出來?想對政府說什麼?歷史會記住這一天,黑衣與白花,匯聚成香港今夜最明亮的星海。 1. 張小姐/28歲 Fill 1 #我想說:不撤回,不撤退。 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們,大多數人之前都沒有見過面。我從家裡帶來了1、2千張白紙,都不是特地去拿的。原本打算摺完後派發,來了才決定現場教學。昨晚(6月15日)有人犧牲自己,我們想要連結大家。 2. 莫小姐、鍾先生、曹先生/30歲左右 Fill 1 #我想說:登記選民,改變命運。 我可以不走出來,在家打遊戲機。但如果不夠票,不走出來只會「挨打」,這不是一個長遠的方法。 剛剛在宣傳的時候,一位4、50歲的阿姨說以前自己不關心香港政局,最近看到很多事,要靠自己投票,終於意識到要改變建制派操控選舉,一定要做一些事。 有一群20歲左右的台灣年輕人專門過來支持我們,特地飛過來,好感動,知道我們香港人經歷的事,是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的。 我是這兩日開始自發做宣傳登記選民的事情,叫身邊朋友出來幫手。雨傘運動以及之後很多事都有關注,這幾天的事不能再坐視不理。星期三(6月12日)集會沒有出來,今天再不出來,沒有下一次了。 3. 王小姐/54歲

滕西華/公器還是公審?「報導殺人」無法承受之重

「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大芝 社會討論度極高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無差別殺人犯的妹妹,對著緊盯家屬不放的媒體喊出了這個問句,如同刺進大家心底,令人震憾。更值得思考的是,這當中的「你們」,指的其實不僅是「媒體」,更是「我們」和「我們的社會」。 這句台詞,在我腦中勾連起無數曾因「報導效應」,讓悲劇事件加乘上演的案例, 2008年發生在日本的「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是最典型、亦最慘痛的一件。 傳播外溢效應的殺傷力 當年,秋葉原殺人事件發生在人潮洶湧的正中午,造成7死10傷,震驚日本。新聞媒體與社會在事發後,對事件加害人及其家人,鋪天蓋地、形同獵巫的瘋狂追蹤報導,恐嚇電話不斷,甚至出現加害人母親是「虎媽」才會養出無差別殺人犯的推論與質疑,最終使得加害人母親承受不了壓力崩潰住院。之後父母離婚、父親與弟弟辭職隱居、不斷搬家、家人朋友一一離去。 悲劇的頂點發生在事件的6年後(2014年),加害人已經伏法,然而,他的弟弟從此再沒有自己的名字,只剩「殺人犯的弟弟」這個社會標記的身分,即使努力想要重新生活,仍然無法擺脫烙印與社會的異樣眼光。他最終選擇自殺,在28歲這年,讓自己成了秋葉原事件的第8名死者。加害人家人們承載不了媒體與社會的公審,成了另一個在這事件中,被毀掉的家庭之一。 「加害人的家人,是不能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幸福!」是弟弟最後留下的遺言,受到媒體大量引用。他用生命來抗議社會用另一種方式,無形的「行使私刑正義」。 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報導社會重大案件本身有錯嗎?以我擔任多年電視台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委員的經驗,必須持平說,媒體本身也有許多掙扎與反省。如媒體已開始改善,在報導刑案時,提醒記者不應任意稱嫌疑人為「精神病人」;或使用網路來源影像時,要盡量查證。但這樣的反省或謹慎,經常都比不過一則誇大、或是聳動報導傳播效應所帶來的「加冕」。閱聽眾一邊罵媒體獵殺噬血,卻一邊收看,不斷增加點閱率和收視率;網路社群興起後,推波助瀾、無遠弗屆,傳播的外溢效應更不斷加乘、停不下來! 傳播的外溢效應如同社會公審的氛圍,無法承受的,不僅只有加害人的家庭,其後勁殺傷力,讓受害者更加的悲慟,甚至可能製造更多受害者與被摧毀的家庭。以秋葉原事件為例,案發後,日本出現大量「模仿事件」的犯罪預告,事件發生後的2

多休假、多保障──五一勞工大遊行

「啊~領無薪水啦;啊~頭路沒去啦~」 ,由全台灣各工會團體共同發起的「五一行動聯盟」,今年(2019)五一勞動節以「多休假、多保障」為主題,逾6,000勞工無畏風雨走上街頭,針對休假、非典型勞動、低薪、責任制等社會關注的勞動議題提出9大訴求 增訂國定假日 產假90天 推動「長期照顧安排假」入法 勞保年金維持現制,建立基礎年金,4人以下強制納保 勞動基準一體適用,廢除責任制 反對非典型僱用,派遣直接轉正職 反對罷工預告期,廢除集會遊行法 保障工會參與,設置勞工董事,利潤公平分配 反對《教師法》修惡 。 遊行隊伍在總統府前凱道集結,繞行勞動部、立法院後返回凱道,以改編歌曲、行動劇等表達勞工心聲,最後將用養樂多空瓶完成集體排字行動,並以水火箭向總統府發射訴求後結束。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勞團在凱道前演出「媽祖叫恁不通擱眠夢」的行動劇,諷刺目前各政黨可能有意參選的總統參選人,不顧勞工權益。(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好報新聞來源: 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