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影像/何孟娟——用攝影享受成為女人

求學時,何孟娟屢屢被提醒不要做女性化的作品,比如瑣碎的細節或編織乃至於女性物件云云,應該要傾向男性化的創作,亦即大器的、比較全景觀的東西。但何孟娟以為,手法上根本不應該局限在女性的方式或男性的方式。
在接受女性主義課程時,何孟娟總是對被批判的童話故事公主,帶有一定程度的疑惑,為什麼女性化的公主必然是負面象徵?她進行《我是白雪公主》系列扮裝攝影時,便企圖探討女性在現代社會的自我改造、存在樣貌與和解可能。
《我有無比的勇氣》透過丁字褲、三寸金蓮、洋娃娃、刺繡等等女性物件,結合作戰兵士的裝扮,前者是鮮豔的色彩,後者則是黑白攝影,重新詮釋被視為君子美德的溫良恭儉讓,戲謔而饒具深意地體現女性的力量。
而以全女性符號進行創作的《從此以後》系列,則是何孟娟穿著婚紗,但在裙底下各有奇異風景,有的是雙腿寫滿女書文字,有的是傷痕與血跡,也有置滿珠寶,或覆蓋植物,這是獨特的女性經驗與訊息的轉化。
《假皮——溫柔獸》乃是何孟娟親手縫製皮草,披在己身,但又因想要獲取原先未有的溫柔表象,而必須捨棄許多事物,如槍械、筆電、泡麵、鐵鎚等等。她藉此思索溫柔的定義,也是對女人與物件關係的再解釋。
另有被稱為《跌倒》的《女孩》系列,分為多套作品,主要形式是穿著光鮮、各種高矮胖瘦的模特兒跌倒在玻璃上、由下而上拍攝的視角,比如迪士尼童話的公主,或貼合老舊社區建物為背景讓不同女孩跌落,乃至於烏龜、兔子或女性飾品等等。何孟娟表示,當視角改變時,會產生難以辨識的效果,這同時也是慣見美的標準的瓦解,人必須重新去認識自己與世界。而價值的單一化無疑是現今社會最無可避免的關鍵問題,《女孩》可說是何孟娟顛覆觀點的具象作品。
《我的牡丹亭》是何孟娟對KPOP現象的提問與思索:追求完全女性化的性感是錯誤的嗎?必然是自我物化,不獨立自由嗎?她將KPOP與崑曲或亞洲傳統戲曲並置,捕捉兩者之間的相似性,企圖正視韓流風潮對當代的意義。
何孟娟認為,當代女性主義的定義,應當是享受自己身為女人,而不必追求跟男性一樣。女性就是女性本身,無須扮演男性,正如電影《驚奇隊長》最後所明白的,女性不需要用男性認可的方式證明自己。
近年,何孟娟心力集中於《魏斯貝絲》,她赴紐約Westbeth Artists Housing(1970年開始讓藝術家進駐,直至逝世)拍攝年老的藝術家們,親眼見證藝術家與生活空間的緊密關係,以及他們面對身體苦痛與死亡的超然態度。
何孟娟

1977年生於台灣基隆,當代攝影藝術家。2001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2005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曾獲台灣新人獎、台北獎入選、高雄獎、Archisle攝影獎、伊勢基金會獎、皮克泰攝影獎提名、亞洲先鋒攝影獎提名,以及ISCP紐約駐村、巴黎「西帖藝術村」駐村。作品典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關渡美術館、鳳甲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韓國光州美術館。

其個展有《魏斯貝絲——何孟娟/莫里斯.帕登海馬》、《故事——何孟娟個展2005~2014》、《女孩/春》、《女孩》、《童話》、《好久好久以後⋯》、《巴黎計畫:你是我的英雄!》、《扮相樂園》、《我有無比的勇氣》、《角色——絕色》、《自戀》、《叫我公主》等,亦參與許多聯展,展場遍及世界各國,如台灣台北、台中、台南、基隆,美國德州,法國巴黎,中國北京等。

好報新聞來源: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陳朗熹/「200萬+1」的8張容顏

6月9日百萬人反送中遊行、6月12日佔領金鐘集會過後,香港政府將抗議集會定性為暴亂,特首林鄭月娥6月15日召開記者會,態度言論引起社會極大不滿,導致隔日的遊行人數再創200萬人歷史新高。遊行後眾人在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外聚集,7點左右,幾條要道站滿人群,連儂牆、天橋、添馬公園都是人海。人們高舉雙手鼓掌、互相打氣,高喊「撤回(條例)」、「(林鄭)下台」等口號。 6月16日的香港,是一個全新的香港。雨傘運動後社會的疲乏、沉鬱、壓抑,似乎消散人們不懈的吶喊聲中。香港的社會運動再次打開了一種全新的想像方式,沒有大台、依舊有同路人。街頭的默契、平和的佔領,香港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政府,過去的兩年社會並不平靜,香港的未來要由人民自己掌控。 除了200萬人的畫面,6月16日的遊行細節亦十分打動人心。人們正用各自的方式,帶著新的想像、疲憊的真心、不滅的希望,參與個體與威權的抗爭。每一個人都是香港的英雄,每一個人的身影都值得被記住。 我們與走上街頭的香港人聊了聊。他們是誰?為什麼走出來?想對政府說什麼?歷史會記住這一天,黑衣與白花,匯聚成香港今夜最明亮的星海。 1. 張小姐/28歲 Fill 1 #我想說:不撤回,不撤退。 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們,大多數人之前都沒有見過面。我從家裡帶來了1、2千張白紙,都不是特地去拿的。原本打算摺完後派發,來了才決定現場教學。昨晚(6月15日)有人犧牲自己,我們想要連結大家。 2. 莫小姐、鍾先生、曹先生/30歲左右 Fill 1 #我想說:登記選民,改變命運。 我可以不走出來,在家打遊戲機。但如果不夠票,不走出來只會「挨打」,這不是一個長遠的方法。 剛剛在宣傳的時候,一位4、50歲的阿姨說以前自己不關心香港政局,最近看到很多事,要靠自己投票,終於意識到要改變建制派操控選舉,一定要做一些事。 有一群20歲左右的台灣年輕人專門過來支持我們,特地飛過來,好感動,知道我們香港人經歷的事,是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的。 我是這兩日開始自發做宣傳登記選民的事情,叫身邊朋友出來幫手。雨傘運動以及之後很多事都有關注,這幾天的事不能再坐視不理。星期三(6月12日)集會沒有出來,今天再不出來,沒有下一次了。 3. 王小姐/54歲

滕西華/公器還是公審?「報導殺人」無法承受之重

「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大芝 社會討論度極高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無差別殺人犯的妹妹,對著緊盯家屬不放的媒體喊出了這個問句,如同刺進大家心底,令人震憾。更值得思考的是,這當中的「你們」,指的其實不僅是「媒體」,更是「我們」和「我們的社會」。 這句台詞,在我腦中勾連起無數曾因「報導效應」,讓悲劇事件加乘上演的案例, 2008年發生在日本的「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是最典型、亦最慘痛的一件。 傳播外溢效應的殺傷力 當年,秋葉原殺人事件發生在人潮洶湧的正中午,造成7死10傷,震驚日本。新聞媒體與社會在事發後,對事件加害人及其家人,鋪天蓋地、形同獵巫的瘋狂追蹤報導,恐嚇電話不斷,甚至出現加害人母親是「虎媽」才會養出無差別殺人犯的推論與質疑,最終使得加害人母親承受不了壓力崩潰住院。之後父母離婚、父親與弟弟辭職隱居、不斷搬家、家人朋友一一離去。 悲劇的頂點發生在事件的6年後(2014年),加害人已經伏法,然而,他的弟弟從此再沒有自己的名字,只剩「殺人犯的弟弟」這個社會標記的身分,即使努力想要重新生活,仍然無法擺脫烙印與社會的異樣眼光。他最終選擇自殺,在28歲這年,讓自己成了秋葉原事件的第8名死者。加害人家人們承載不了媒體與社會的公審,成了另一個在這事件中,被毀掉的家庭之一。 「加害人的家人,是不能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幸福!」是弟弟最後留下的遺言,受到媒體大量引用。他用生命來抗議社會用另一種方式,無形的「行使私刑正義」。 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報導社會重大案件本身有錯嗎?以我擔任多年電視台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委員的經驗,必須持平說,媒體本身也有許多掙扎與反省。如媒體已開始改善,在報導刑案時,提醒記者不應任意稱嫌疑人為「精神病人」;或使用網路來源影像時,要盡量查證。但這樣的反省或謹慎,經常都比不過一則誇大、或是聳動報導傳播效應所帶來的「加冕」。閱聽眾一邊罵媒體獵殺噬血,卻一邊收看,不斷增加點閱率和收視率;網路社群興起後,推波助瀾、無遠弗屆,傳播的外溢效應更不斷加乘、停不下來! 傳播的外溢效應如同社會公審的氛圍,無法承受的,不僅只有加害人的家庭,其後勁殺傷力,讓受害者更加的悲慟,甚至可能製造更多受害者與被摧毀的家庭。以秋葉原事件為例,案發後,日本出現大量「模仿事件」的犯罪預告,事件發生後的2

多休假、多保障──五一勞工大遊行

「啊~領無薪水啦;啊~頭路沒去啦~」 ,由全台灣各工會團體共同發起的「五一行動聯盟」,今年(2019)五一勞動節以「多休假、多保障」為主題,逾6,000勞工無畏風雨走上街頭,針對休假、非典型勞動、低薪、責任制等社會關注的勞動議題提出9大訴求 增訂國定假日 產假90天 推動「長期照顧安排假」入法 勞保年金維持現制,建立基礎年金,4人以下強制納保 勞動基準一體適用,廢除責任制 反對非典型僱用,派遣直接轉正職 反對罷工預告期,廢除集會遊行法 保障工會參與,設置勞工董事,利潤公平分配 反對《教師法》修惡 。 遊行隊伍在總統府前凱道集結,繞行勞動部、立法院後返回凱道,以改編歌曲、行動劇等表達勞工心聲,最後將用養樂多空瓶完成集體排字行動,並以水火箭向總統府發射訴求後結束。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勞團在凱道前演出「媽祖叫恁不通擱眠夢」的行動劇,諷刺目前各政黨可能有意參選的總統參選人,不顧勞工權益。(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好報新聞來源: 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