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愛最大,同婚上路】她的「好尪」,是個美麗的新娘

兩個女生,將在交往兩週年之際,進入婚姻。一路上她們搞得各路人馬有點慌亂,攝影師叫Kay「帥哥」,婚禮蛋糕上是兩個女生的公仔,挑喜餅時她們是對方的「好尪」。
5月24日後,性別不再是阻礙台灣人婚姻締結的因素,穿著婚紗,也能當好尪了。
曾經,為了「安全」不談未來
Kay跟刻板印象中的女孩子一樣,還是學生時,就有了婚姻的夢想。
她想著要什麼時候結婚、需要多少錢,甚至,連生小孩的事,在還沒踏進社會就開始「關注」了。
只是她的計畫有些不同,她必須想的是該去哪個國家結婚、關於生孩子有哪些不同的方法跟資訊,因為,她喜歡的是女生。夢想的成本頗高,於是這個女生在做婚姻計畫時,必須包含著遠走他鄉的決定,以及錢的盤算。35歲的她,現在除了創業外,還擔任顧問。
但跟大部分人一樣,隨著年紀增長,兩段戀情過去,Kay不再是只有期待跟興奮的少女。她開始保護自己,切記愛會傷人,尤其是在這個社會裡,壓在同性關係上的大石,純粹的愛常常撐不住。
「我那時候的女朋友會隨身帶著一些重要的照片,有一次,她的主管看到我的照片被放在第一張,就問她『妳是女同志喔?』從那之後我的照片就被放到後面去了。」Kay從前女友身上讀出主管口中「女同志」三字帶來的羞愧,這段戀情在此後沒多久,就進入「各自發展」的階段。即使,在此之前,兩人立下了出國深造、回國創業、成家的各階段計畫。
作為獨女的Kay,稱自己自尊心強,從此進入自我保護的戀愛狀態。
「我不是笨蛋,我不會被騙。」她談著那些聽來的女同志分手故事,特別是那些後來還是選擇了男生的故事。對女同志來說,遇上也能跟男生在一起的女生,戀情像是一場賭博。加上兩個女生在一起,婚姻、小孩、成家,過去都不是台灣社會給的選項,於是,兩女總是比不上一男一女,即使深愛,也可能是一方帶著「犧牲」的深愛。
「我覺得這件事情是沒有希望的,」Kay經歷了十幾段感情,不帶期待,不想未來,做著對方隨時會下車的心理準備,她也習慣對方不出櫃、不公開戀情,她也因此感覺輕鬆,不期待了之後,戀愛不再像是吹氣球一樣,只能等待破掉的那一天。
「我們可能就不會長久啊,那妳幹嘛要跟家裡的人講呢?」Kay碎唸著她的念頭,那些年她是這麼告訴自己的,「我會想(隱藏戀情)讓她比較沒有負擔,反正我覺得不一定會有結果⋯⋯基本上是不會有結果,所以妳不講,我也可以不要講,妳不用做些什麼承諾,對大家都是安全的。」
這社會不給未來,於是同志伴侶為了「安全」,不談未來。
現在,相愛總算不用付出巨大代價
直到遇上Gina,Kay才重拾學生時代的自己。交往沒多久,Gina就跟家人表明了Kay的存在,這再一般不過的事,對同性伴侶來說,竟是里程碑。連我們也好奇追問話少羞澀的Gina,為什麼這麼快跟家人開口?
「我遇到了一個喜歡的人,想讓我家人知道,並祝福我。不管我們在一起長或是短,我都會想跟家人說,畢竟這是我的經歷,」Gina的口氣仍然淡淡的、理所當然的,即使這是她第一段同性關係。對Gina來說,會不會走得長久是其次,與家人分享,只是傳遞遇見喜愛的人、分享幸福的心情,這樣的純粹,對Kay幾乎是種療癒。

「我才發現,我會希望有一個人這樣珍惜我,因為這樣我也會想這樣珍惜她,」Kay低頭說。

這是一個女孩長大的故事,也是同志理解愛的故事。長大的過程,一個女生對愛的渴望跟想像,曾因社會對性別的限制,繞了好大一圈。終於,在35歲這年,一個對的人讓Kay想起愛情、與建立關係的可能,而法律,也在這年讓她們不用遠走他鄉,相愛,總算不用付出巨大的代價。
當穿著帥氣男裝的Kay,在拿起米香時,說出「呷米香,嫁好尪」時,畫面似乎也不再突兀了。當婚姻平權開始實現,這畫面裡需要的元素不是丈夫、妻子的稱謂,也不是一男一女的組合,需要的就是彼此的愛。有愛,什麼都對。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好報新聞來源: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陳朗熹/「200萬+1」的8張容顏

6月9日百萬人反送中遊行、6月12日佔領金鐘集會過後,香港政府將抗議集會定性為暴亂,特首林鄭月娥6月15日召開記者會,態度言論引起社會極大不滿,導致隔日的遊行人數再創200萬人歷史新高。遊行後眾人在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外聚集,7點左右,幾條要道站滿人群,連儂牆、天橋、添馬公園都是人海。人們高舉雙手鼓掌、互相打氣,高喊「撤回(條例)」、「(林鄭)下台」等口號。 6月16日的香港,是一個全新的香港。雨傘運動後社會的疲乏、沉鬱、壓抑,似乎消散人們不懈的吶喊聲中。香港的社會運動再次打開了一種全新的想像方式,沒有大台、依舊有同路人。街頭的默契、平和的佔領,香港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政府,過去的兩年社會並不平靜,香港的未來要由人民自己掌控。 除了200萬人的畫面,6月16日的遊行細節亦十分打動人心。人們正用各自的方式,帶著新的想像、疲憊的真心、不滅的希望,參與個體與威權的抗爭。每一個人都是香港的英雄,每一個人的身影都值得被記住。 我們與走上街頭的香港人聊了聊。他們是誰?為什麼走出來?想對政府說什麼?歷史會記住這一天,黑衣與白花,匯聚成香港今夜最明亮的星海。 1. 張小姐/28歲 Fill 1 #我想說:不撤回,不撤退。 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們,大多數人之前都沒有見過面。我從家裡帶來了1、2千張白紙,都不是特地去拿的。原本打算摺完後派發,來了才決定現場教學。昨晚(6月15日)有人犧牲自己,我們想要連結大家。 2. 莫小姐、鍾先生、曹先生/30歲左右 Fill 1 #我想說:登記選民,改變命運。 我可以不走出來,在家打遊戲機。但如果不夠票,不走出來只會「挨打」,這不是一個長遠的方法。 剛剛在宣傳的時候,一位4、50歲的阿姨說以前自己不關心香港政局,最近看到很多事,要靠自己投票,終於意識到要改變建制派操控選舉,一定要做一些事。 有一群20歲左右的台灣年輕人專門過來支持我們,特地飛過來,好感動,知道我們香港人經歷的事,是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的。 我是這兩日開始自發做宣傳登記選民的事情,叫身邊朋友出來幫手。雨傘運動以及之後很多事都有關注,這幾天的事不能再坐視不理。星期三(6月12日)集會沒有出來,今天再不出來,沒有下一次了。 3. 王小姐/54歲

滕西華/公器還是公審?「報導殺人」無法承受之重

「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大芝 社會討論度極高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無差別殺人犯的妹妹,對著緊盯家屬不放的媒體喊出了這個問句,如同刺進大家心底,令人震憾。更值得思考的是,這當中的「你們」,指的其實不僅是「媒體」,更是「我們」和「我們的社會」。 這句台詞,在我腦中勾連起無數曾因「報導效應」,讓悲劇事件加乘上演的案例, 2008年發生在日本的「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是最典型、亦最慘痛的一件。 傳播外溢效應的殺傷力 當年,秋葉原殺人事件發生在人潮洶湧的正中午,造成7死10傷,震驚日本。新聞媒體與社會在事發後,對事件加害人及其家人,鋪天蓋地、形同獵巫的瘋狂追蹤報導,恐嚇電話不斷,甚至出現加害人母親是「虎媽」才會養出無差別殺人犯的推論與質疑,最終使得加害人母親承受不了壓力崩潰住院。之後父母離婚、父親與弟弟辭職隱居、不斷搬家、家人朋友一一離去。 悲劇的頂點發生在事件的6年後(2014年),加害人已經伏法,然而,他的弟弟從此再沒有自己的名字,只剩「殺人犯的弟弟」這個社會標記的身分,即使努力想要重新生活,仍然無法擺脫烙印與社會的異樣眼光。他最終選擇自殺,在28歲這年,讓自己成了秋葉原事件的第8名死者。加害人家人們承載不了媒體與社會的公審,成了另一個在這事件中,被毀掉的家庭之一。 「加害人的家人,是不能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幸福!」是弟弟最後留下的遺言,受到媒體大量引用。他用生命來抗議社會用另一種方式,無形的「行使私刑正義」。 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報導社會重大案件本身有錯嗎?以我擔任多年電視台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委員的經驗,必須持平說,媒體本身也有許多掙扎與反省。如媒體已開始改善,在報導刑案時,提醒記者不應任意稱嫌疑人為「精神病人」;或使用網路來源影像時,要盡量查證。但這樣的反省或謹慎,經常都比不過一則誇大、或是聳動報導傳播效應所帶來的「加冕」。閱聽眾一邊罵媒體獵殺噬血,卻一邊收看,不斷增加點閱率和收視率;網路社群興起後,推波助瀾、無遠弗屆,傳播的外溢效應更不斷加乘、停不下來! 傳播的外溢效應如同社會公審的氛圍,無法承受的,不僅只有加害人的家庭,其後勁殺傷力,讓受害者更加的悲慟,甚至可能製造更多受害者與被摧毀的家庭。以秋葉原事件為例,案發後,日本出現大量「模仿事件」的犯罪預告,事件發生後的2

多休假、多保障──五一勞工大遊行

「啊~領無薪水啦;啊~頭路沒去啦~」 ,由全台灣各工會團體共同發起的「五一行動聯盟」,今年(2019)五一勞動節以「多休假、多保障」為主題,逾6,000勞工無畏風雨走上街頭,針對休假、非典型勞動、低薪、責任制等社會關注的勞動議題提出9大訴求 增訂國定假日 產假90天 推動「長期照顧安排假」入法 勞保年金維持現制,建立基礎年金,4人以下強制納保 勞動基準一體適用,廢除責任制 反對非典型僱用,派遣直接轉正職 反對罷工預告期,廢除集會遊行法 保障工會參與,設置勞工董事,利潤公平分配 反對《教師法》修惡 。 遊行隊伍在總統府前凱道集結,繞行勞動部、立法院後返回凱道,以改編歌曲、行動劇等表達勞工心聲,最後將用養樂多空瓶完成集體排字行動,並以水火箭向總統府發射訴求後結束。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攝影/余志偉) Fill 1 勞團在凱道前演出「媽祖叫恁不通擱眠夢」的行動劇,諷刺目前各政黨可能有意參選的總統參選人,不顧勞工權益。(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鄧毅駿) Fill 1 (攝影/余志偉) 好報新聞來源: 報導者 想要收到更多新聞、工作、兼職資訊,歡迎訂閱工作好報!!